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花千变第261节(1 / 2)





  听听,在小皇后口中,温德妃千好万好,就没有不好的地方。

  如果不是知道德妃曾经太后的帮凶,一起杀死的皇帝生母路嫔,明卉差就真的相信了皇后的这番话。

  太后喜欢她,皇帝也喜欢她,宫里就没有人不喜欢她的。

  哎哟喂,这一个个的,怕是都想把她碎尸万段吧。

  明卉不说话,低眉垂目听着皇后唱独脚戏。

  皇后继续说道:“太后薨逝后,德妃就病倒了,唉,眼瞅着已经大半年了,却不见起色,就连太医院也束手无策,陛下忧心如焚,本宫也是寝食难安,恨不能替了德妃姐姐。”

  饶是花婆婆千变万化,也差一点就管不住自己的表情。

  要不皇后娘娘你改行吧,跟着我学变脸,您这等天赋,若是再学会变脸,保管能把蜀地艺人的饭碗全都抢光光,到时我喷着火去给您捧场。

  花婆婆吸吸鼻子,硬生生让自己红了眼圈儿:“皇后娘娘,万万不可有如此想法,您是千金之驱,更要爱惜自己的凤体啊。”

  皇后又叹了口气:“是啊,若不是为了这个,我真就想替了德妃姐姐。唉,世子夫人,本宫听闻有些香能够缓解病人的苦楚,不知可是真的?”

  来了来了,皇后带着她那五尺长的挖坑大铲子走过来了!

  明卉一脸茫然:“缓解病人的苦楚?皇后娘娘说的,该不会是神医华佗所制的麻沸散吧?”

  第481章 像她的那个人

  皇后似是没有察觉明卉的警觉,笑容浅浅:“这样的香,世子夫人可能制出来?”

  明卉深吸口气:“制不出。”

  皇后面露遗憾,叹了口气:“实不相瞒,本宫便是听德妃姐姐说起,才知道世上有这样的香,德妃姐姐还提到了世子夫人,说论起制香,就是神宫局的司香监也比不上世子夫人,本宫不忍德妃姐姐受苦,这才向世子夫人问起此香,没想到世子夫人竟也制不出来……唉!”

  明卉在心里问候了温德妃的十八代祖宗!

  温以岚是什么人,明卉不知道,但是温以岚的这个女儿,可真不是省油的灯。

  已经半死不活了,还要拉上她。

  “承蒙德妃娘娘看重,臣妃有个不情之情……”

  没等明卉把她的不情之情说出来,皇后便道:“世子夫人可是想看看德妃姐姐?刚巧南边进宫了几样果子,本宫正要让人给德妃姐姐送过去,世子夫人也一同去吧。”

  明卉假惺惺地道谢,跟着杜女官去见温德妃。

  她其实不想见的,可是今天这件事,摆明是皇后已经对她有了疑心,温德妃躺在病床上还要提起她,皇后不疑心才怪!

  所以明卉必须要正大光明地去见温德妃,还要让皇后的人亲眼看到。

  杜女官是皇后身边最得力的,皇后果然派她跟着明卉一起去。

  距离上次见到温德妃,已经过去了大半年,那时的明卉还挺着大肚子,现在已经卸货,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可身材已日渐窈窕,面色红润,肤如凝脂,一看月子里就调养得很好。

  而温德妃却恰恰相反,曾经那位艳若牡丹宛若从仕女图中走出来的美人儿,此时已是形容枯槁,憔悴不堪,满头白发!

  明卉瞪大了眼睛,努力在面前这个骷髅一样的人身上寻找温德妃的影子。

  “世子夫人这是认不出本宫了吗?”

  听到声音,明卉怔住,人已老,但声犹在!

  或许现在也只有这把子声音还能证明,病榻之上的这个人,就是当初的温德妃了。

  “臣妇奉皇后娘娘之命,来给德妃娘娘请安,臣妇祝德妃娘娘早日康愈。”

  明卉恭身行礼。

  温德妃笑了笑,她的脸,以前面若银盆,这种肉多的大脸庞,一旦瘦下来,便特别难看,皮肤松垮垮地糊在颧骨上,笑起来时,嘴角咧开,一下子便咧到了腮帮子,露出牙肉和松散的牙齿。

  明卉发现,温德妃的牙齿已经脱落了,只余下为数不多的几颗。

  如果只是生病,怎么还会连牙齿也掉了呢,而且那余下的几颗,也是又黑又黄,像极了一辈子没刷过牙的老年人。

  还有温德妃的头发,已经全白了,温德妃的实际年龄也不过三十多,不到四十,可现在这衰老的样子,竟像是七老八十的,看上去比慧真观的两位江老夫人还要老上十几岁。

  温德妃这是生的什么病?

  在此之前,明卉虽然知道温德妃病了,可却没有想到,温德妃不仅病,而且还老了。

  “本宫的这副样子,让世子夫人害怕了吧。”温德妃的声音里透着狠戾,明卉背脊发寒。

  “是啊,德妃娘娘把臣妇吓得不轻,臣妇害怕了。”明卉顺着温德妃的话回答,她可不想说什么不害怕,您很好看,切,温德妃没安好心,明卉才不想惯着她。

  果然,温德妃怔了怔,结果便打起嗝来,宫女连忙给她捶背,明卉都担心温德妃那惨不忍睹的小身板,经不住打嗝,直接哏屁了。

  过了好一会,终于听不到温德妃打嗝了,明卉假模假势地问道:“德妃娘娘可要请太医啊?”

  温德妃没好气地说道:“本宫的病,太医看不了。”

  明卉不说话了,太医都看不了,你还让我给你制香,你当我是神仙啊。

  “听说世子夫人自幼在道观里长大,令尊乃是修道之人?”温德妃问道。

  明卉点头:“德妃娘娘好记性,臣妇的父亲仕致之后便在云梦山结草为庐,臣妇便是在道观里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