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7节(2 / 2)

  又过了三天,朝中和坊间传言更甚,倒没有人再弹劾苏瞻了,都说新帝守灵,太过劳累,听政了半日,晚间不等到召对,就已病了。

  赵梣的确在福宁殿寝殿里起不了身,肚子疼得他满床打滚。向太后看着院使,难掩焦急的神情。

  院使小心翼翼地回禀:“启禀娘娘,官家怕是前几天腹中空空,这几日吃多了才——”

  向太后沉下脸,转头吩咐:“把福宁殿的司膳典膳都传了来问话!”

  赵梣竭力伸出小手,拽着向太后的袖子:“娘——娘!不——不怪她们!”

  向太后看着他小脸都疼皱了,伸手用帕子替他拭了拭汗:“十五郎心慈,是好事,可规矩是规矩,若纵容了一个,宫里就乱套了。”

  福宁殿前殿中,人头济济,正在夜间召对。平时官家坐着的御座空着,太皇太后坐在御座左下首,吴王赵棣静立在她身后。定王坐在右下首,赵栩站在旁边,听着枢密院的朱相侃侃而谈。

  苏瞻皱着眉头,二府其他几位相公、枢密院的几位院事和六部的几位侍郎也都凝神听着。三衙的各位都指挥使也都在。

  张子厚拢着手,有些走神。按估算,他去秦州的手下应该有人抵京报信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

  人物谱系图发在微博上。小麦-麦麦。

  黄龙府:今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

  辜负秾华过此身:出自唐代罗隐《牡丹花》。任是无情也动人也出自此诗。

  ——废话一箩筐可以不看——

  昨日一位朋友也是书友,说到隔着屏幕,能感受到我的写作状态,她说感觉最近都气定神闲,写得很放松。

  的确如此,连载文太考验作者的状态,真实生活中的点滴,都会有影响。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书里写道:

  “写出一部小说并非多大的难事。写出一部上乘的小说,对某些人来说也并非多大的难事。虽不说手到擒来,也并非难以企及。不过,要持之以恒地血下去却难之又难,绝非人人皆能。正如刚才说的,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特别的资格。而它与'才华'恐怕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确实如此,我也曾自以为文笔不错,有些小阅历。但才历经这六个月的连载,就已经要狠狠打自己的脸了。是的,很喜欢写,不觉得累,但依然会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我这样的写作,不属于天才型选手,只能吃老本。可能部分细节,某个地点,某个名词,是可以靠查询搜索的。但大部分,只能是靠肚子里的半桶水。80万字下来,常觉得叙事方式单一,词语匮乏,也会很苦恼。

  但如村上春树所言,尽管如此,还是想写小说、觉得非写不可,那就写!

  另外一个感受,是村上春树道出了一个真相:号称作家的人基本上都是自私的人种,毕竟大多数家伙自尊心很强,竞争意识旺盛。他说经常听说作家结下深厚情谊的佳话,但他很少贸然轻信这样的故事。他认为真正亲密的关系不可能维持那般长久。

  哈哈哈。我还是很喜欢这样说真话的家伙。

  推荐《the good fight》真好看。这样的编剧,真是拜服啊。

  第184章

  两日来, 无论是垂拱殿早朝、后殿再坐还是夜间召对, 众臣说得最多的就是契丹女真一事, 渐渐分了两派意见, 以枢密院朱相为首的主战派提出趁机联合女真, 攻打契丹, 收复燕蓟。以苏瞻为首的主和派提出遵守澶渊之盟, 派使者往前线调解, 促成女真契丹坐下和谈。主和派里又有像谢相这样主张应帮助契丹攻打女真的。

  赵栩得了九娘送的信, 细细读了几遍,有些不服气,心里对苏瞻不免好奇。幕僚们整理后的密报和建议送到他手里, 也只比耶律奥野晚了大半天。他心里已有了定论, 想着肯定不能帮女真打契丹,没想到张子厚却赞成谢相,力争应该出兵攻打女真。他便也不出声,留神听着二府各部官员们能争论出什么新花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