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5节(2 / 2)


  “书香最香,太阳香最暖,青草香最甜。”九娘含泪微笑道:“可怎么也比不上我家阿昉的奶香味。阿昉知道么?你刚生下来那几个月,拉的臭臭也是香的。”她瞪大眼,怕他不信:“真的,我凑近了闻过,金黄色的,有点麦香味,一点也不臭。”

  钱婆婆轻叹着转头看向皇城方向,默念了一句:痴儿。

  苏昉嘶声轻呼:“娘——?是你么?”眼前究竟是阿妧,还是母亲,他分不清楚,涕泪交加落在衣襟上,他顾不上。

  九娘泪眼婆娑地抬起头,伸出双手替苏昉正了正发髻上的玉冠:“我家阿昉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儿郎,娘高兴得很。妇孺遭掳,城池将倾,江山有难,你爹爹此时决不能行权衡之计妥协退让。阿昉,你替娘去力挽狂澜可好?”

  苏昉捉住九娘的双手,埋首其中抽泣起来,哽咽道:“好——”

  九娘轻轻抚摸着苏昉的面孔,自重生以来想过千百次,却未料到是在这样的深刻能亲近阿昉。

  “婆婆,阿妧求你护住他。”九娘殷切地看着钱婆婆道。

  钱婆婆叹了口气:“惜兰,把你身上的铜钱都赏给老婆子罢。”

  苏昉拭了泪,沉声道:“人在城在,城毁人亡,苏家绝无苟活之人,娘,阿昉这就去。”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朝阳自汴京城的东方冉冉升起,翠微堂的碧绿琉璃瓦铺就一层软金。打斗声,呼救声,不远处的烈火,还有那金碧辉煌的皇城,一切那么近那么远。九娘目送着苏昉匆匆远去的身影,拭干泪,往翠微堂走去。

  观音院的屋顶上,已不见人影。

  311.第三百一十一章

  曙光乍现, 乱成一团的第一甜水巷中, 听不到往日打更的梆子声,但昔日一早出来摆摊的摊贩们却都到了, 他们带着家伙, 和街坊百姓一起人人争先, 看见乱党就打。

  “滚出甜水巷——!”

  “滚出观音院, 滚出翰林巷!”

  这里是他们维持生计的地方, 这里是他们的街巷, 有他们熟悉的街坊邻里,这里是他们的汴京!

  熬药汤的婆婆在墙角端着小杌子喊:“大郎, 打那穿黑衣裳的畜生,用力打!”凌娘子家的汉子举着长条硬凳, 红着眼砸在一个要砍药婆婆儿子的大汉背上, 硬凳断裂成两半,他自己手臂上却挨了别人一刀。幸亏有禁军的长枪立刻刺穿那人,救了他。凌娘子哽咽着搁下扁担要去扶他, 却被自家汉子一把推开, 轮起扁担,又跟着禁军冲了上去。

  孟府的角门倏地开了。孟家的管事大声喊道:“街坊们快请退后!弓箭手来了——!”

  喘着粗气的摊贩和街坊邻里大喜, 赶紧退往墙角。

  秦幼安跃上墙头, 抱弓, 满开, 箭如闪电, 将一个手中刀有血的大汉射杀当场。

  孟府墙头上四十多个禁军弓箭班军士和陈家部曲跟着箭如雨下。

  北面忽地传来“轰”的几声巨响, 地面又震了几下,巷子中墙头上的众人均是一呆,身不由己向北方张望。

  酸枣门、封丘门方向冒出了滚滚浓烟。乱党中有人高呼:“城破了!大军已到,快归顺——!”

  话未说完,一箭自那人口中入脑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