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第406节(2 / 2)


  只人们脸上喜气洋洋的神色提醒路人,这是一桩百年好合的大喜事。

  谢爷爷腿脚不便,帮忙主持大局的就是他堂妹,陈凤霞也跟着小谢他们一道喊姑婆。

  姑婆招呼大城市来的客人上面包车,那是接新娘子的。后面的货车是迎亲队伍,再后面拖拉机则是为了拖嫁妆。

  陈凤霞本来还想跟人客气下,但看到小货车那铁□□的样子,她还是自私了一把。她带着孩子呢,一切以安全为大局。

  郑明明跟陈敏佳则惊奇得厉害。现在还有拖拉机接亲的啊,她们还是很小的时候在老家才看过的呢。

  两人就一个劲儿给小谢出主意:“等你婚纱影楼开起来了,就用拖拉机接亲,保准被摩托车更拉风。”

  陈凤霞却笑着摇头:“小谢这边多找些车子才是真的。”

  人都追求稀罕事务。

  在江海城,豪车开道接亲已经完全不稀奇了。如果不是拖拉机进不了城,弄个拖拉机车队说不定真今天我最摆。

  但这里不一样。连正儿八经的小轿车都少见,拖拉机已经是最常见的农村运输车辆。你搞个拖拉机接新娘子,新娘子怕是都要黑脸唗。

  在这里,要是能有像样的车子出租用于婚庆,婚纱影楼的生意也能跟着蒸蒸日上。

  有拖拉机压阵,迎亲的车队怎么都开不了多快。倒是让车上的客人们看了一路好风景。这里虽然交通不方便,道路坑坑洼洼忽高忽低的,但是风光的确好,一路都是接连天的碧绿。

  山是绿的,树是绿的,挂在树叶之间的果子也是绿色的。

  小谢高兴地指点给陈凤霞等人看:“那边是我家的果园,等到冬天血橙就着色了,到时候可漂亮了。”

  郑明明她们努力地想要看清楚,可惜车子已经开过。学生只能念句诗意思一下:“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其实季节不对,除了一个橙字之外,压根没有对得上的地方。但这毕竟是还没上初中的孩子,车上的大人们立刻就竖起大拇指夸奖:“到底是城里的女秀才,就是不一样。”

  搞得郑明明都不好意思地往回缩。

  只郑骁、蔚蔚和小三儿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车窗外,这会儿激动地大喊:“莲子!”

  呃,其实是荷花,好多荷花啊,粉色的,白色的,艳红的,连陈凤霞都能念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可惜三小只关注的却是莲蓬,就一个劲儿地喊:“莲子。”

  他们来之前,江海的莲子上市了。新鲜莲蓬,一块钱一朵,直接剥莲子吃,清甜清甜的,可好吃了。

  车上的大人笑道:“一会儿就有莲子吃了。”

  三个小东西立刻就来劲了,满怀期待地等着吃莲子。

  然而吃货的人生路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满是曲折。面包车开到新娘家村口就停下来了。

  陈凤霞原本以为是村里人开始拦路讨喜糖喜烟,结果一波糖跟烟散过之后,村民们走开了让出了路,迎亲队伍也没上车。

  她正疑惑呢,就听见女儿跟侄女儿小声议论:“车子要怎么开过去啊?”

  原来前面的路狭窄又崎岖,面包车根本就开不进去。

  所以这迎亲的最后一段路,大家只能靠两条腿往里面走。

  小谢小声跟陈凤霞解释:“我出来那年我们村也这样,后来才修好的路。”

  郑明明同陈敏佳对视一眼,都默默地咽下了到嘴边的话。那就是修过的路啊,也不咋样,没修过之前该有多糟糕。

  唉,不过他们老家的路也差不多。下雨天全是泥巴,穿着雨鞋,泥点都会甩到裤腿上。

  好在新娘家距离村口不算遥远,大家又满是好奇心,尤其是三个小的,谁也不要抱,都坚持自己走,大家倒没费多少功夫就到了贴着大红喜字的农家小院门口。

  陈凤霞留心到了,这个村子的经济情况情况明显不如小谢他们谢家庄。农村人的习惯是把钱花在住房上,有钱肯定先修屋子。

  新娘家所在的村庄,他们一路走过来,居然连一栋楼房都没看到。条件好的就是青砖大瓦房,条件差的房舍低矮,甚至还有盖着茅草的土胚房。

  小谢嫂嫂家应该算村里经济状况比较好了,起码有两间瓦房连着个小院。此时此刻,院子里全是人,里里外外过来帮忙的,看热闹的,将整个院子挤得水泄不通。

  主持婚礼的司仪一马当先跑到小院门口,先掏出口袋里三个红包给小骁跟蔚蔚他们。这可是压轿童子和背马桶的金童玉女,按照规矩,他们是被请来的贵人,必须得有红包。

  陈凤霞和女儿还有侄女儿也有红包,因为陈老板儿女双全家庭幸福美满,父母还健在,算全福人。而郑明明和陈敏佳则属于接新娘的姑娘,同样是迎亲队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一进小院,就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等在门口的女人们嘴里喊着:“来了来了。”,然后往里面跑。

  小院里的桌椅已经摆放好,热气腾腾的鸡汤面端上了桌。新娘的母亲过来招呼大家吃面条。这是新娘家招待迎接队伍的喜宴。

  陈凤霞早饭吃得不少,这会儿就少夹了一小碗,意思意思即可。

  三个小的对鸡汤面兴趣一般,就焦急地到处寻找:“莲子呢,吃莲子。”

  先前在车上说有莲子吃的中年妇女笑得厉害:“汤里就有莲子啊。”

  原来是莲子鸡汤下的面条。

  陈凤霞舀了汤给他们每人一口,三个小娃大失所望。怎么不甜了,完全不是莲子的味道啦。

  郑骁更是悲伤地强调:“小蝌蚪变成青蛙啦。”

  带走了莲子的鲜甜。

  陈凤霞哭笑不得,招呼他们:“吃面条,鸡汤呢。”

  看看宴席上别家小孩,哪个不是狼吞虎咽。还有婆婆妈妈叮嘱不知道是儿媳妇还是女儿:“多吃点,喂奶呢。”

  小谢就小声跟老板解释:“这边都是旱地,种不了水稻跟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