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第551节(2 / 2)


  周书记点头:“没错,小陈讲的在理,先就业,再择业。现在这个情况,由不得你们挑三拣四。”

  周梅咬了下嘴唇,微微低着头:“可是两个月以后呢?总不能每年都等这两个月的工期吧。”

  她的母亲皱起了眉头:“就不能多学点东西,再找个稳定的工作?自己不锐意进取,就不要怪时代抛弃了你。”

  周梅有点儿不高兴:“我学船上服务,也不是瞎玩的呀。现在这样也不是我们的过错。又不是讲我们的工作没做好。我们去年还拿到先进集体呢。”

  陈凤霞笑了起来:“你们有你们的优势啊,服务质量好,可以干很多行当的。”

  “人家不缺人,大酒店有自己的服务员,小餐馆,老板身兼厨师跟跑堂,压根就不会再请人。”

  陈凤霞摇头,正色道:“我不是说这些,我讲的是另外两个。一个是当护工,对,就是医院的护工。武汉医院多,周边地区的人都到武汉来看病,医院里面的护工缺口应该不小,可以考虑往这个方向发展。另外一个就是当老年护理员,我不知道武汉的情况现在具体怎么样,我就是前两天在报纸上扫了一眼,说现在城市老年化的现象,还是挺严重的。有大量的老年人,子女没有时间照应他们,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就是那种老年公寓,类似于敬老院的性质。这个应该可以私人搞,市场需求应当不小。”

  周梅开始叹气,喃喃自语一般:“办老年公寓应当需要不少钱吧。”

  陈凤霞摇头:“这我是真的不知道,我也就是听说而已,没接触过这个行当。不过我想服务性行业,最大的开支应当是一开始的固定资产投入。像是养老公寓需要的房子,屋子里头的家具摆设这些。房子的问题,下岗职工再就业,看能不能获得原单位的支持,是不是有闲置的房产可以低价租给你。至于家具摆设,当初上元县还有江海市里不少工厂倒闭的时候,大批的家具都是三文不值两文白菜价处理掉的。我当时就买过蛮多这样的东西。不是说占便宜,而是他们处理的急,没人买的话,也就是堆在那里烂掉坏掉。我看到过好好的沙发,故意的,就堆在厂房外面,刚好下雨,淋了两个礼拜的雨,整张沙发就不行了。我到现在想起来都痛心,都是好东西呀。”

  周书记笑了起来:“本来都愁掉头的事情,怎么小陈你一说起来,就都不是问题了呢。”

  陈凤霞可不敢接这顶高帽子,赶紧摇头否认:“那也是小梅他们有技术在身,愿意找出路。再说我就是纸上谈兵而已,我现在说的轻巧,真正要让我来做,这事儿还真不简单。”

  可是处理这件事情的人变成小梅的话,似乎又没那么艰难了。

  大型企业闲置的房产从来就没少过,有周书记的面子在,客轮公司甚至是航运集团在这件事情上应该会开方便之门。

  也不算违规啊,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你不租出去,没人用的话反而容易坏,再说人家也不是干其他什么事,是下岗职工自主创业,还解决其他下岗同事的工作问题。就算没这层关系,单位和政府都应当支持不是?

  至于公寓办起来,要从什么地方着手找客户,那也可以内部消化。航运系统的退休职工,年纪大的,子女长期在外地照应不上的老人,都可以来老年公寓嘛。

  比起一般的养老机构,小梅要办这个老年公寓的话,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过来的老人以前在同一个系统工作过,十之七八互相认识,跟老朋友待在一起生活,就没那么孤单,还能寻找到志同道合的乐趣。

  第二,小梅的背景是好事。在主流价值观中,大部分老人是不愿意去养老机构的,尤其家里还有子女在的时候。都说养儿防老,好不容易将孩子拉扯成人,回过头来自己却要去养老院不能享受天伦之乐,这让老人心里怎么想,又要让外面的人怎么讲?

  但小梅是领导家的孩子呀,她办起来的养老院只要挂上航运老年公寓的牌子,那就能够在心理上给人一种类似于疗养院的存在。

  这单位为了关爱老年职工,给大家办了一个养老机构,让大家在晚年还能舒心安适地生活,还有什么可以被嚼舌头的地方?老人跟子女的面子都顾全了。

  这些话陈凤霞自然不能拿到明面上说,她只轻轻点了一句:“做生不如做熟,我想系统内部退休的职工,也是看着你们长大的。以前应当没少坐船。现在就是船不开了,你们为他们服务,他们肯定也高兴。”

  周梅也是个行动派,当即点头:“好的,嫂嫂,谢谢你给我们支招。明天我去公司开会,我问问领导的意思,再问问大家的看法。”

  陈凤霞点头:“行,那你得让大家快点做决定。尤其是采棉花这个事,这个棉花它也不等着人长。还有去医院做陪护,辛苦是辛苦,但这个活是常做常有的,基本上不会断了工。要是感觉新疆离家太远,不想去的话,可以考虑做这个。最好是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同志,这样病人跟家属也会感觉自在些。”

  周梅听了都感觉惊讶,这位婶婶是开公司的,她丈夫又是区长,她家庭条件很不错了,怎么对如何当医院陪护还这样熟悉呀。她又不是干这个行当的。

  周梅哪里知道,这些还只是陈老板的泛泛之谈。要是请教她如何当好钟点工,她才真是有一肚子的经验可以传授呢。

  两辆车一前一后抵达招待所门口,大家下车,用力挥手跟人道别。

  陈凤霞还没一下车就进招待所,非得等在门口,目送车子离开。

  周书记看后面的影子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夜色中才回过头叹了口气:“国强这个老婆的确找的好。”

  实话实说,他今天开口说女儿单位的事,的确想着看她的婚纱影楼是不是能招些人。倒不是说要占便宜,他也不可能介绍不像话的人,喊人过去也是做事的。

  谁知道人家搞得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居然干脆给指路,让人自己去趟了。

  周梅倒是兴高采烈:“我觉得她说的很好,影楼才能招多少人啊,不如我们自己创业。除了咱们系统的人之外,武汉还有好多老年人。要是把这块生意做起来,我都觉得我们船上的人不够用。”

  周书记的爱人摇头:“行啊,我看你后面能做出个什么样儿。”

  也行,儿女的第一份工作都是他们安排的铁饭碗。现在饭碗打破了,自己找饭吃去吧。

  第446章 去新疆务工

  招待所房间条件尚可,冲凉间站两个人可以,三个人就太挤了些。

  陈敏佳和吴若兰先进去洗澡时,郑明明就满怀好奇地问妈妈:“书记伯伯跟你说了什么啊?妈妈。”

  陈凤霞有意逗女儿:“什么都没说啊,说两句闲话而已。”

  郑明明摇头:“那不不可能。要是那样的话,周厂长就不用换辆车,直接一辆车把我们送到招待所,然后他再自己回家就好。他跟书记伯伯又不住在一处。”

  只能是,有话要讲,顺理成章地讲,没有比送人回家顺便在路上讲最合适的。

  陈凤霞伸手比划女儿的个子,忧心忡忡:“你这样子容易长不高的。”

  郑明明瞪大了眼睛:“我一米六了,都到你这里了。”

  哎,还真是,小孩子长起来真快,天天在自己跟前都没意识到。哎哟,大姑娘咯,明明那会儿还是个小囡囡。

  天底下的儿女永远理解不了老母亲的惆怅。郑明明追着妈妈问:“妈妈,你不要转移话题。到底说什么啊?”

  陈凤霞没办法,伸手戳她脑门子:“你还真是个小管家婆,什么都要问。”

  她磨不过姑娘,便简单说了车上的事。

  郑明明笑了起来,无比好奇:“他们会有多少人愿意去采棉花呢?我看了,客轮公司有五千三百多个职工呢,他们要是都去的话,是不是能装满好几节火车皮了?”

  陈凤霞摇头:“悬,他们不是农民工,让他们现在就调整好心态去采棉花,不容易。”

  郑明明正色道:“不调整的话,没人会等他们啊。大家都在往前跑,找挣钱的机会呢。”

  她又给自己打气,“可以的,他们都急着找自己的定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