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节(2 / 2)


  魏希停顿了一下,看着徐奶奶,又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您看,我现在认识了您,便又多了一位关心我的人。”

  徐奶奶原本还担心罗蕙兰提的问题,惹得小姑娘想起了伤心事,但是显然,魏希的心性远比她想得要好,说话也恰当得体。徐奶奶在心里默默点头,罗蕙兰当初是徐老爷子选的,不过她也是同意的,两家家世匹配,当时徐家从军,罗家则是书香世家,两家联姻是再合适不过的。

  而且当初看着,罗蕙兰人也不差,虽然在人情世故上, * 偶有失言,性子也太过固执,可是心思不坏,人也优秀,关键是徐则明自己也是同意的。

  这几十年下来,罗蕙兰虽然有些小缺点,但是大是大非上也没有过差错,徐奶奶对罗蕙兰大体也是满意的。

  不过,魏希这丫头,或许家世上差了些,可是在徐奶奶看来,到了徐家这个地步,亲家的家世倒是其次,自己人清楚得体才是最重要的。

  不论孙子自己的喜好,光是魏希自己,就完全符合徐奶奶心仪的孙媳妇人选。不管是心性,还是为人处世,哪怕魏希自己也都是极为优秀的,十年来第一次高考,首都大学是那么好考的吗?

  到了徐奶奶这个年纪,这个阅历,看事情就不像别人,眼界被局限着,看的浅薄。

  只看魏希自身的优秀,魏希配徐衍,在徐奶奶看来,再合适不过了。有魏希在,徐奶奶觉得,徐家再兴旺三代不成问题。

  第64章 对于魏希,徐奶奶心里是……

  对于魏希, 徐奶奶心里是极满意的。她不像罗蕙兰,对魏希和徐衍的事基本没什么了解。当初徐衍在赤溪村做知青的时候,就写过信, 让徐奶奶帮他打探一下罗蕙兰的态度, 所以对于魏希的家庭情况可以说是一清二楚。

  但是徐奶奶显然不太在意这些,更不会有意打探。至于罗蕙兰, 她是想趁着这个机会, 把魏希的家庭情况问个清楚的。

  毕竟, 说不好魏希将来就是陪徐衍一辈子的人,罗蕙兰私心里还是希望是一个足够优秀的姑娘,对徐衍的未来也能有所帮衬。这才是对她们这样的人家来说, 最为适合的。

  不说别的,如果对方出生普通, 对于对方来说,是攀上了高枝,一生无忧。但是对于徐衍来说,则是多了一项弱点, 要处处帮衬,护着对方。也许徐衍喜欢人家姑娘, 所以愿意。

  可罗蕙兰是徐衍的母亲,她自然要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看待徐衍的婚事,她是从心底希望徐衍能找个对他有助力,至少不拖后腿的妻子。

  罗蕙兰的心思是不会明言出来的, 但是刚刚试探的问了几句, 明显是戳到人家的伤心事,罗蕙兰也不好再问下去,只能端起杯子, 默默品尝几口。反正魏希也没那么快回去,时间还长,也不用一下子就忙着打探小姑娘的家世。未免显得有些心急了。

  罗蕙兰这一沉默,徐衍和徐奶奶很快就察觉出来了。相处这么多年,对罗蕙兰的心思还是有些了解的徐奶奶不着痕迹的看了罗蕙兰一眼,她知道自家这儿媳心里也是有些过意不去了。

  但徐奶奶没表露出什么,人家小姑娘第一次上门,总不好晾着人家。故而徐奶奶一脸慈爱的看着魏希,她关心道:“我记得首都大学没几天就要开学了,你是打算住校呢,还是住在外头?”

  魏希清浅的眉头舒展,回答徐奶奶时,脸上会不自觉浮起淡淡笑意 * ,温柔礼貌,又招人喜欢,“我原本是想住校的,但是郑伯伯和郑伯母让我住在家里,刚好就在首都大学旁边,离得近,即不耽误上学,互相也能又所照应。”

  听魏希提起她郑伯伯郑伯母时松快熟捻的语气,就知道他们同魏希的关系一定很好,徐奶奶笑了,“学校里的条件确实比不上家里,听你这么一说,你的郑伯伯和郑伯母应当是很疼你的。”

  见徐奶奶提起郑伯伯和郑伯母,魏希的眼睛不自觉弯了弯,语气也更轻松了些,“郑伯伯和郑伯母都很照顾我,是很亲切,很和蔼的长辈。我来首都的这段时间,一直都承蒙他们的照顾。都说远离故乡会让人心生离愁,但是有郑伯伯和郑伯母的关心,连陌生的首都都让我有了亲切之感。”

  徐奶奶显然能理解魏希的心情,她认同的点了点头,“我心安处是故乡,我年轻的时候,随着你徐爷爷四处奔波,但是不管去的地方有多陌生,只要看到你徐爷爷在,便也觉得心安。

  道理都是一样的,有时候怕的不是远离故土,而是怕离开熟悉的人,习惯的环境。”

  徐奶奶只是偶有所感,但是看魏希一个小姑娘一脸认真的听着,心里也觉得熨帖。不过,徐奶奶心态极好,还能调侃自己两句,“哎呦呦,我果然上了年纪,一聊起天就爱讲大道理。你看……”

  徐奶奶指了指有些神游天外的徐衍,指责道:“他们兄弟几个,从小听着我讲年轻时候的故事,现在倒好,长大了,一个个的,一听我说起从前,要么犯困,要么就跑了。”

  徐奶奶嘴上像是在控诉几个孙辈,可是听她的语气和面上的神情,哪有怪罪的意思,不过是想要逗逗自家孙子罢了。

  面对从小带自己长大的奶奶,徐衍不像对外人一样,清冷生硬,整个人都温和了不少,脸上有些无奈,“奶奶,我每次都是认真的听您讲完的,没有耐心,找理由偷跑的是阿潜这小子。”

  看徐衍祸水东引,把事情推到不在家的徐潜身上,倒是把徐奶奶给听乐了,她是知道徐衍这个孙子的,看着君子端方,一副光风霁月的样子,其实心思一点都不迂腐,徐潜的聪明表现在脸上,徐衍的聪明在心里。

  魏希看着祖孙俩的互动,忍不住笑了,徐家的氛围出乎自己意料的和谐。她挺喜欢徐奶奶这样随和宽容的性子,虽然上了年纪,但是一点也没有长辈的架子,难怪徐衍和徐奶奶的关系会这样好。

  不过,魏希在赤溪村的时候,就常常听到徐衍聊起自己的家人,对于徐奶奶和徐爷爷的峥嵘岁月,魏希也略有耳闻,那是另一个时代,哪怕仅是窥见一角,也足够让人震惊。

  魏希自然的接过话头,“我有听阿衍提过您和徐爷爷的故事,对于从前的那段岁月,一直都觉得很好奇,如果您不介意,可以 * 说给我听。”

  徐奶奶看向魏希,见她神情认真,不似作伪,便知道这姑娘说的该是真心话。自己的故事说了这么多年,家里的几个小辈不说烦,但心里也不怎么想听了,弄得徐奶奶讲起来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难得有人想听自己讲从前的故事,还是魏希这样水灵灵的小姑娘,一看魏希那双杏眼期待的望着自己,徐奶奶心里就有了满满的成就感。

  徐奶奶是真心的高兴,“好好好,只要你不嫌烦,就常来我们家,奶奶讲给你听。”

  一时之间,整个客厅的氛围都很好。

  魏希拿出小挎包里的礼物,那是她早在赤溪村就准备好的,知道老人晚上睡不好,魏希查阅医术古方,做了一个香囊,里面装了一些安神助眠的香料,是送给徐奶奶的。

  还有几份舒筋活络的泡脚中药包,听说徐爷爷年轻的时候受过伤,老了之后,腿脚时常不舒服,魏希特意去信问过江爷爷,花了很多时间才做了这几份泡脚的中药包。

  罗蕙兰和徐父当然也有,送给罗蕙兰的是依据魏希家传的口脂方子做出来的一盒口脂。

  她听徐衍说过,罗蕙兰平时注重保养,对自己的妆容也很在意,但是她身为医生,从来不会在当值的时候化妆。

  因为市面上的化妆用品多是化学成分制成,罗蕙兰担心对某些病情特殊的病人会有影响。不管可能性其实是微乎其微,但是涉及到病人,罗蕙兰一向都是极为重视。

  魏希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亲手制一份口脂,送给罗蕙兰。口脂既可以当作口红,又可以用做腮红,虽然不说化起妆能有多出众,但至少能显得有气色些,还是纯天然的,有别于市面上的化学制品。

  而且这是魏希家传的古方,光是为了找齐材料就废了魏希不少功夫,更别提按照工序一一制成。最后也只得了两小盒,一盒送给了郑伯母,一盒则是专门为罗蕙兰准备的。

  送给徐父的是一罐秋梨枇杷膏,徐衍曾经和魏希说过,一到换季,徐父就有咳嗽的毛病,偏偏看遍了西医也治不好。

  魏希在大唐的时候,作为官宦人家的千金,家里也是金尊玉贵的养着,见过不少的秘方,这罐秋梨枇杷膏就是她在大唐时家里用的方子。

  不过那不是给她用的,是因为祖母患有咳疾,每到换季,家里就要准备好依据那方子做的秋梨枇杷膏。她作为一个失恃的嫡女,在家里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能寻得祖母庇护,特意学了这方子,亲手做了这秋梨枇杷膏,以表孝心。

  也多亏了那时候亲手做过这秋梨枇杷膏,魏希到了这里,也能自己做出来。

  魏希这几份礼物一拿出来,徐奶奶就知道她是真的废了心思的。送礼容易,但是送到人心坎里就难了。难为魏希不但送的面面俱到,还都是她亲手准备的,能用钱随手买到的东西,在老人家心 * 里哪里值得上耗费功夫亲手做的呢。

  原本徐奶奶待魏希亲近,是因为徐衍,但是这么一相处下来,加上魏希贴心准备的这几份礼物,倒真叫徐奶奶的心软了软。再喊魏希的时候,更多了真心实意的亲近。

  魏希向来聪慧,对徐奶奶态度的转变自然也有所察觉,但她没有表现出什么。认真说来,魏希耗费时间准备这几份礼物,原也不是为了攀附什么,只是因为她们是徐衍的家人。

  她喜欢徐衍,所以想真心实意的对她们好。一举一动,皆为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