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29 苍桐镇(1 / 2)


十一娘踏积雪而归,研夏笑着帮她解了斗篷,递上手捧暖炉,又挪了火盆过来,“天寒,厨房备有姜汤,我去帮姑娘盛一碗,姑娘先暖一暖。”

十一娘笑着点头,研夏出门,十一娘抱着暖炉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边关的雪也该有这么大了吧?

“十一娘!”

门,嘭的一声,被八娘推开。

八娘着海棠红滚兔毛边的袄裙,头上落着满头雪,看到窗边的十一娘就叽叽喳喳的疾步走过来,“一去这么多天,回来也不知道先去见爹娘,要不是听研夏说起,还不知道你回来了!快走,一家人都等着你呢……”

过个年,八娘越发长的开了,与十一娘五分相似的容貌,一个温婉娴静一个英气逼人,丁家太太夸了不下十次,却在见识过夏承和与罗氏给二娘、三娘备下的嫁妆后,不再开口求夏家姑娘为儿媳妇的话。

“八姐。”十一娘侧眸,淡淡的笑。

八娘嗔瞪她一眼,一把抓了她的手,“走……”

一边拉着她往外走,一边念叨她,“手这么冰,小时候也没见你这么冰,肯定是那年冬天冻坏了,赶明儿去寻莫大夫帮你看看,治个根儿,省的你一到冬天人跟冰块儿一样。”

又絮絮叨叨说着罗氏与周氏准备了什么丰富的菜,范师傅拿出了自家酿的酒,就等她回来开饭呢。

夏承祥与李氏也在,不大的客厅摆了一张大大的圆桌,十一娘到时,正有丫鬟往桌上放菜,见到十一娘与八娘进来,罗氏就笑着让丫鬟端了火盆放她旁边。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过元宵晚饭,又闲聊了小半个时辰,各自散去休息不提。

二月,顺平帝病情稳固,加开会试、殿试,盛子都被顺平帝钦点,成了第二名榜眼,消息第一时间送到洋槐胡同,紧接着送来的是三娘怀了身孕的好消息,双喜临门,洋槐胡同与苍桐镇盛家都很高兴。

罗氏刚说带了礼物亲去苍桐镇拜访亲家,苍桐镇那边就送来了大房的信。

“十一娘,信上说什么?”

十一娘抬头,微蹙眉头,“说十姐五月及笄,六月出嫁,让我们一家人去参加大婚。”

罗氏讶然,“十娘十五就要嫁人?可说了嫁的是什么人家吗?”

“说了。”十一娘低头瞅了一眼信,道,“说是县太爷夫人做的媒,把十姐说给了县太爷大姐家的儿子……是正妻。”

信里还说,苍桐镇县太爷的大姐嫁的虽是京城曹家旁支的庶出儿子,却很得老太爷的宠,而老太爷与曹家嫡枝的老太爷关系匪浅!

这样赤果果的炫耀,肤浅的让人发笑。

但让十一娘蹙眉的并不是这个,而是,信中强调了两次让他们一家人都去,还特别提到了她!

夏承和感慨道,“好在是明媒正娶……”

夫妻俩对视一眼,都想到了被一顶花轿送进云州知府后院给瘸子当小妾的九娘,听说过的很不如意,老被知府的瘸子儿子打,偏又喜欢在娘家面前摆谱,被丫鬟当着十娘的面给拆穿了。

十娘跟丫鬟吵了一架,回到家跟四郎哭诉,四郎就写进了信里给十一娘悄悄寄了过来。

“十娘还是有些小,万一怀了孩子……”罗氏担心的说道,若说大房还有什么人和事让三房挂念,无非十娘与四郎了。

十五岁,身子骨还在发育,生孩子如同闯鬼门关,一不小心就会要人命!

但这事儿,她也只能担心担心,十娘有爹娘兄姐,怎么也轮不到她开口说话。

罗氏显然也知道,话只说了一半便顿住,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不如给亲家去一封信,参加十娘大婚,顺便去拜访。”夏承和商量罗氏与十一娘。

“这样会不会不好?咱们第一次去拜访,顺道过去……会不会让亲家觉得不够重视?”罗氏想了想,犹豫道。

夏承和也有几分犹豫起来。

十一娘就笑,“爹娘要是觉得不好,不如提前几天过去,先拜访了盛家,再在苍桐镇游玩一番,参加了十姐的大婚再回来。这样不就两者兼顾了?”

夏承和与罗氏对视一眼,笑,“成,听闺女的。”

夏承业与方氏听说,备了添妆送来。

十一娘买下的那栋二层酒楼被改装成夏家小店,卖的依然是一些吃食,因饭菜味道好,生意很好,夏承业与方氏也被喊来帮忙,一家人为着方便都搬到了酒楼后面的二进院子。

夏家大老爷子得了莫殇的诊治,虽还没恢复到以前能拿锄下地的身板儿,但精神头好了很多,平日吃饭说话做些小活也好了很多,一家人对莫殇很是感激。

“我们不能过去,这东西你们悄悄添给十娘吧。”方氏笑着与罗氏道。

罗氏点了点头。

李婶也来送了添妆,与罗氏闲话,“十娘这孩子敦厚善良,嫁入那样的门第也不知道会不会吃亏……”

罗氏就跟着叹气。

十娘的大婚日是五月二十八,罗氏看了黄历说那天并不是个好日子,除了宜嫁娶别的什么都不好。

五房也接到了信,夏承祥因忙着打造脱不开身,李氏便与三房一起,早早出发去了苍桐镇。

他们五月二十二到的苍桐镇。

盛家早早的迎在镇子门口,接了他们入城,安排好住的地方才回去复命。

夏承和与罗氏、李氏去县衙给夏老爷子和乔老太太问安,十一娘与八娘怕爹娘吃亏,也要跟着,小十二被拉着也一路去了县衙。

县衙后宅很小,分给县丞住的地方更小。

不大的院落,除去厨房和柴房,只有六间能住人,夏老爷子与乔老太太住的主卧,夏承平与赵氏住稍小一间,夏承乐与黄氏一间,夏红霞与杨得势一间,这就去了四间,剩下的两间,家里的男孩子一间,女孩子一间,院里伺候的小丫鬟和打杂跑腿的小厮就只能在小姐和少爷房间里打地铺,粗使的婆子更只能睡在柴房和厨房。

八娘听十娘说了一遍,便咂舌,“好在家里女孩就你和六娘,不然你们得跟大哥、四郎他们一样挤……你们这地方也太小了。”

十娘笑着道,“反正再住几日我就嫁人了,管他们怎么折腾……”眉眼间有着淡淡的挥之不去的烟愁。

八娘看到就皱了眉问,“咋了?这亲事你不满意?”

“满意……”

十娘抬头看了伺候在屋里的丫鬟和婆子一眼,淡声道,“你们出去,去街上买几个驴肉火烧,我八姐喜欢吃,再去悦来客栈把他们家的卤猪蹄买上几个,还有城北如意糕点坊的糕点也买一些来……”

丫鬟与婆子对视一眼,婆子笑,“让小翠去买,老奴留下来伺候小姐……”

“怎么?我未过门就使唤不动曹家的下人?”十娘眉眼冷淡,声音带着几分欲怒的嘲讽。

婆子脸上的笑容一僵,忙道,“小姐说哪里的话,老奴是怕老奴走了,小姐身边连个服侍的人都没有……”

“我们亲姐妹,不需要外人伺候,你们去吧,快去快回,要热的,不要想着拿冷掉的回来交差了事。去吧。”十娘脸色淡淡,婆子几次欲言又止,终僵着笑,应了一声,与丫鬟退出房间。

两人一出房间,十娘就有些委屈的捶了捶炕,八娘更不解,“怎么回事?你不是说你满意亲事?难道说……大伯跟大伯娘也是要把你像九娘一样……不!不,肯定不是!九娘嫁人我们都不知道,你嫁人还特意通知我们来添妆……”

十娘就叹了一口气,看了八娘与十一娘一眼,将小十二搂入怀里,下巴蹭着小十二的发顶,好一会儿出神,“我也说不上哪里不对劲儿,媒是县太爷的夫人保的,我也曾隔着屏风见过一次,文质彬彬的,又会读书,从哪里看都是个上好的人选,但就是因为太好了……我总有一股不踏实感。”

八娘哦了一声,打趣道,“你是觉得他那么好,配不上他……”

十娘困惑的摇了摇头,“或许吧。”

曹家旁支,未出五服,得老太爷宠,与曹家嫡枝关系极好,这样好的身世娶一个县丞家小姐,说出去,确实是太低娶了!

也难怪十娘心中不安。

八娘就笑,安慰十娘,“我们家十娘长的漂亮,又善解人意,他们曹家娶到你,才是他们高攀了!”

十娘也跟着劝了几句。

一家人告辞回客栈,被杨得势拦住,说什么都要留一家人吃顿饭,说他们不留下,夏承平与赵氏在后衙就会被人指手画脚之类的,夏老爷子与乔老太太也开口留人。

罗氏不愿留下看他们脸色,夏承和也不想留下,很是坚决的拒绝了,带着一家人离开。

夏老爷子一顿气生,乔老太太骂骂咧咧了好半响。

翌日,夏承和与罗氏去盛家拜访。

盛家太太亲迎在二门,接了罗氏与十一娘、八娘和小十二进内院说话,夸了罗氏好福气,给三姐妹一人递了一个荷包。

罗氏也与盛家一个哥儿一个姐儿准备了荷包。

两家孩子见了礼,盛家小姐带着三姐妹去闺房玩儿。

因盛家老爷不在,盛家老太爷亲自陪夏承和说了几句话。

两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顿饭,夏家夫妻转回客栈。

盛家老太爷私下跟儿媳妇说,“两人看着都是敦厚人,家里也有些资本,就是家底薄一些,不是官身,家里也没有个兄弟支撑,咱们都哥儿以后在仕途上得不到岳家的帮衬,会走的很艰辛……”

又道,“不过,比你娘家妹妹……好太多了。”

盛家太太红着脸挨了盛家老太爷的训斥,却还为儿媳妇说话,“爹,娶妻当娶贤,三娘性情温和,懂事孝顺,持家有道,不但把京城的宅子打理的井井有条,还即将为我们盛家添重孙……不比那些拿下巴看人的官家千金好上很多?”

提起三娘肚子里的重孙子,盛家老太爷皱巴巴的脸便似阴天转了晴,笑容满满,“再过两个月,孩子稳当了,咱们就去京城……”

又嘀嘀咕咕的念叨,“子都是榜眼,肯定几年都回不来,我还能有几年活头,不如搬去京城,含饴弄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