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章 有杀气的字!(2 / 2)

“是,老师!”

夏子羽拱手应了一声,但心里却依然不以为然。

随之退后几步,拔剑拉开架势:“请!”

“请!”

顾鸣笑了笑,长剑缓缓举起,动作相当随意。

接下来,院中便陷入了诡异的寂静中。

于景同虽然也会耍两招,但那纯属是花架子,他根本不懂剑术。

因此,他完全看不懂二人之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夏子羽之前一副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开打的阵势,但现在的模样看起来却很奇怪,依然保持着之前的起手势一动不动。

但神情却难得地凝重,甚至还能隐隐看到头上的虚汗。

至于顾鸣也是同样维持着之前平举长剑的姿势,完全看不出一丝特别之处。

其实这时候,夏子羽看似没动,但却像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打斗一般心力交悴。

他很想进攻,但却不知从何着手。

顾鸣的动作虽然很随意,但在夏子羽眼中却突然变得山峰般高大,给了他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腿也有些发软。

这时候,夏子羽终于明白自己遇上了真正的高手。

当年教他剑术的人说过,说真正的高手不用动手,在气势上就能压得对手心理崩溃。

现在,他就属于这种情况。

还未动手便先败了。

不过,他乃是堂堂候爷府世子,怎能轻而言败?

“看剑!”

终于,夏子羽猛地咬牙,爆发出全身力量一剑挺了过去。

“铛!”

顾鸣只是微微一动,夏子羽手中的剑便已脱手而飞。

“这……”

于景同不由目瞪眼呆。

虽说他不习武,但也知道夏子羽从小便文武兼修,而且天赋相当不错,也很努力。

再不济,也不至于一招便落败吧?

“呵呵,小友承让了!”

顾鸣收起剑笑了笑。

夏子羽深吸了一口气,脸色变幻了一番,随之长长揖了一礼:“小子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前辈勿怪。”

这家伙也算懂事,拿得起,放得下。

这要换作一些纨绔公子,恐怕早就恼羞成怒了。

“无妨,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二位,还请厅里一叙。”

顾鸣抬手作了个邀请的手势。

“请!”

一番礼数之后,三人进到厅中。

一进去,于景同便如一尊雕塑一般呆立原地。

因为厅里挂了几幅字画,有儒家的名言,有诗词,还有一幅长卷画。

看落款皆为顾鸣所作。

在当时,盛兴的乃是诗,词并不盛兴。

词的起源是源于音乐,是为了配合乐曲而填写的歌词,故称曲子词,长短句、乐府、歌府、简称为词。

不过,顾鸣墙上所书的一首《卜算子.咏梅》却让于景同眼界大开……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仅仅只是词美意境美,其苍遒飘逸的书法更是令人惊叹。

几幅字,每幅字的书法皆有区别,比如这幅咏梅,偏向于飘逸,而另外一幅咏志的诗,笔锋则显得刚劲有力。

再看那幅画……同样令于景同叹服。

要说丹青他同样也擅长,虽比不上当代大家,但在丹青的造诣上也算得上名家。

但一看顾鸣这幅画,顿觉自己的水准差之太远。

甚至,就连当世的画圣……在细式子上恐怕也要逊色三分。

这点鉴赏水准于景同还是有的。

这幅画名曰“清明上河图”,不过限于地方太小,故而顾鸣这幅清明上河图只能算是残篇,绘制了一部份。

而且,与前世那幅清明上河图不同,顾鸣所画的乃是长安城的繁华景象。

同一时间,夏子羽也看的入了神……

这下他终于明白顾鸣为何不亲自出来相迎,就凭这书法、这诗词、这画……任何一样拿出来,当世又有几人能相比拟?

再不要说同时擅长这三样……不对,还有音律。

水仙的琴艺是公认的当世无双。

在芳菲园,水仙是最特殊的一个,从不单独见客,身边总是有两个丫环跟随。

就算如此,依然有不少人趋之若鹜。

除了欣赏她无双的美貌之外,当然也少不了听她无双的琴声。

但是那日,顾鸣当众弹奏了一曲,竟连水仙姑娘也要甘拜下风,可见其音律水准之高。

这样的一个奇人,怎么以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一时间,师生二人似乎忘了顾鸣还在屋里,一直流连于几幅字画间,仿佛怎么都看不够。

顾鸣也没有打扰他们,任由二人欣赏。

这些字画当然是他故意挂的,就当沽名钓誉好了。

毕竟,如果没有名气的话,他就根本没有办法在这个世界实现自己的愿望。

当然,他凭的是绝对的实力,而不是那些自命清高之辈。

过了许久,于景同终于回过神来,冲着顾鸣长长揖了一礼:“在下真的是有眼无珠,没想到公子竟然才是这长安城中真正的隐世高人,真是失敬!

在下于景同虽不成才,但好歹有几分薄面,如若公子欲大展抱负,在下愿向朝廷举荐公子之才。”

“先生不必多礼!”

顾鸣伸手托起于景同的手,同时回了一礼道:“先生的好意在下十分感谢,只是,在下无意在朝为官,只是希望有机会与大家交流一番便好。”

官,顾鸣早就当腻味了。

在聊斋世界,他已经爬到了人臣巅峰:异姓王爷。

在秦时明月世界,乃是堂堂国师。

做了官,势必就要为朝廷分忧,以尽职责。因此,他是真的不想再当官。

还是在野自由一些。

“原来如此,既然公子无意为官,那在下有空时便约上一些好友向公子讨教一番,届时还望公子不吝指教才好。”

“先生言重,指教谈不上,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家聚在一起彼此交流一番也不失也为大快事。”

于景同爽朗大笑:“哈哈哈,好,公子果然是痛快人。那么在下回去之后便安排一番,近几天一定邀请先生相聚,还请先生不要推却。”

“先生有请,在下定当赴会。”

“咳……那个,晚辈夏子羽,想先前辈讨教一个问题……”

夏子羽态度大变,对顾鸣的称呼也变成了前辈。

“呵,你想讨教什么问题?”

“之前与前辈比剑,前辈只是随意举剑,却令晚辈感觉无处出招……这,这真的是剑术境界上的差距么?”

顾鸣笑了笑道:“你能意识到这一点,说明你资质不差。

境界的差距固然有一定因素,但最重要的是还是你的本心。

如果你一直想着剑术二字,想着如何练好剑术,那么,这一生你都不会有太大的突破。”

“啊?”夏子羽一脸惊讶:“这……这是为何?”

“剑术,只是小术,难成大器。无论怎么练,就算练到极致,也只是虚有其招。

简单来说,就是剑是剑,人是人,术是术。

如果想要大成,那就忘掉剑术二字。”

“忘掉剑术?”

“没错,忘掉剑术,领悟剑道!”

“何谓……剑道?”夏子羽有些懵。

“这个只能靠你自己去悟……这样,我赠你一幅字,你拿回去好生参悟,如果有一天你悟透了,就会明白什么是剑道。”

夏子羽惊喜不已,赶紧作揖致谢:“多谢前辈!”

“稍等……”

顾鸣走到桌边,铺开一张白纸,提笔,蘸墨,随之提了一口气,运笔如笔,力透纸笔写下了一个差不多有脸盆大小的字:“劍”。

“嘶~”

夏子羽探头一看,竟倒吸了一口凉气,身体也下意识退了两步。

“好强的杀气!”

一听此话,于景同也好奇地上前瞄了一眼……

随之也吓得脸色一变,急急退了几步。

“这……这是何故?”

于景同一脸惊疑。

顾鸣笑了笑道:“如果只能感觉到它的杀气,那就意味着根本没有领悟到剑道。子羽,回去后好生参悟这个字,一定会有收获的。”

“多谢前辈!”

夏子羽恭恭敬敬拱手应声。

虽然他现在看不懂,但,就凭这个字能吓他一跳,他就明白,这绝不是一个字那么简单,其中必然隐藏着剑道之秘。

这时,于景同不由叹道:“想不到,公子一个字竟然能让人感觉到杀气,放眼天下,恐怕再也难找第二人。”

“先生此言差矣!天下能人奇人辈出,只是,大多隐世不出罢了。”

“受教了……可笑于某以前犹如井底之蛙,今日得见公子,方才知道天高地厚。

公子,请受于某一拜!”

于景同由衷地冲着顾鸣施了一礼。

夏子羽也跟着揖了一礼。

“先生不必多礼,学海无涯,在下也不过只是沧海一栗罢了。”

这时,一个丫环走到门口小声道:“公子,酒席已经准备好了。”

“知道了……二位,已经中午了,在下略备酒水,不如移步喝上几杯,边喝边聊如何?”

“这……哈哈,恭敬不如从命,那就叨扰公子了。”

一顿酒席,说不上太丰盛,但也算主宾尽欢颜。

酒足饭足,于景同起身告辞。

“先生稍等……”

顾鸣假意回房取出三本书来:“这三本书乃是我自己闲时所作,并托人印了一些,其中一本诗词,一本学说,一本策论。

先生亲自登门拜访,在下也无甚礼物相赠,便奉上这三本书,还望先生不要嫌弃才好。”

“公子言重,公子言重,于某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于景同颇有些激动地接过书,再三道谢。

“那好,二位且慢走,在下就不远送了。”

看着于景同二人离去的背影,顾鸣淡淡一笑。

看样子,计划还是蛮顺利的,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在这长安城便会成为炙手可热的一方名人。

而且,还将慢慢传遍整个大唐甚至是异域。

这就是顾鸣的大计。

他要借盛唐之势推广儒学,一旦立稳脚根……到时候,便有与诸天神佛叫板的本钱了。

顾鸣赠书给水仙,赠书给于景同都是同一个目的:借二人的人脉推而广之。

在这个没有前世网络及各种现代通讯的条件下,想要打响名气,就只能依靠人脉,借大众之口,口口相传,直至传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