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这豪门真少爷我不当了[娱乐圈]第62节(1 / 2)





  ——虽然那两个人恐怕不那么觉得。

  呆瓜,全是呆瓜!

  前两天,某个呆瓜还问他,送刚刚认识不久的朋友小提琴会不会太突兀了?

  段意然回问是哪把,宁蔚给他发了一张图片。

  确认小提琴标价上0的位数之后,段意然只想呵呵。

  朋友。

  刚刚认识的朋友。

  噢。

  第74章 练歌中

  《歌坛》杂志的这期专访比“翼”想象中更有影响力,在乐坛式微的当下,权威杂志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业内的偏向。“翼”《迷雾》和《在23岁》的销量有一大部分来源于粉丝,换句话说,“翼”的路人盘是比不过传统歌手的,但这期专访却让他们得到了更专业的认可,从现在开始,不仅是粉丝会期待他们的新专,业内也会对“翼”第三张专辑的风格带有期待。

  毕竟,就目前来说,偶像实际处在整个乐坛的底层,尽管每一年都会有多位偶像发行专辑,可他们的产出乐评人们甚至懒得评价。

  因为绝大多数专辑——并非所有偶像都是这样,但其中的绝大多数,都在专辑封面上提前印好了割韭菜三个字。

  “翼”并非要做特立独行的偶像派,他们只是想出一张对得起自己的专辑。

  从《偶像世纪》出道时他们是那么承诺的,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到。

  ……

  接下来,季晏几人就要为了“蓝色”的演唱会做准备了。

  “蓝色”的演唱会自然是“蓝色”的主场,按计划来说,“翼”最多只需要唱两首歌,一首由他们单独唱,另一首则是和“蓝色”的合唱,现在唱哪两首歌还没确定,但不管怎么说,他们不允许自己表现得太糟糕。

  “《旅人》和《沉默时刻》杠掉,《逆转时空》也放弃。”季晏拿出架子上的“蓝色”专辑,一张一张地翻,这几首歌他都已经唱过了,再唱惊喜值会下降。

  “要不来写字条?”

  “行啊。”

  谢鸣轩负责分字条,季晏拿着笔埋头苦思。

  选“蓝色”的歌确实挺难,因为一张专辑从第一首开始就没有难听的歌,感觉每一首都可以在演唱会上引起万人大合唱,当然——每一首也都是挑战。

  字条揭晓。

  谢鸣轩写的是《荆棘丛林》和《给大地的情书》。

  陆苇摊开手:“《荆棘丛林》和《刺客》。”

  方屿是《刺客》和《给大地的情书》。

  季晏则是《荆棘丛林》和《给大地的情书》。

  事实证明,他们口味挺相似。

  “不是口味相似吧?是因为你天天放。”陆苇忍不住吐槽季晏,“我们被传染也很正常吧?”

  季晏眨眨眼:“有吗?”

  他觉得自己放歌挺规律的,每一首他都喜欢,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偏好。

  “相信我,真的有。”方屿拍拍季晏的肩膀,“在你和宁神吃过饭之后,症状更加重了。”

  季晏:“……”

  那真是不好意思了。

  歌就这么定了下来,《荆棘丛林》和《给大地的情书》两首,前者是“蓝色”最新一张专辑的第二主打,后者则是他们成名专里的一首歌,和《旅人》在同一张专辑里。

  季晏仔细回想了一下,“蓝色”发行《无声的钟》之后,他听这张专辑的频率确实很高,而过往专辑里,《给大地的情书》和《旅人》的那张他的确也经常听。

  自然地,“翼”进入了练歌模式。

  在外人看来,练歌大概是“翼”日常生活中最枯燥的一环,毕竟偶像的生活大多丰富多彩,按狗仔们曝光的消息,某些偶像感情生活可以丰富到同时劈腿四位女性,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对“翼”来说,练歌的过程虽然辛苦,他们却能从中感受到彼此的默契在增长,而且这是他们身为偶像的本职,唱歌的时候,队友和自己的声音都很清晰,即使某一个人有不足的地方,其他人会很自然地来补位。

  不管是拍广告、代言还是杂志封面,他们都会有一种悬浮在空中的感觉,但作为“翼”的一员在唱歌时则不同,他们双脚踏在地面上,声音很稳,所以内心很稳。

  一遍《荆棘丛林》唱完,“翼”全员只有唯一的感受——“好难唱。”

  “怎么会这么难?”

  听宁蔚的原版他们并没有感受到这首歌的难度,可自己唱过之后……

  “翼”几人的唱功绝对不能算差,尤其经过《迷雾》和《在23岁》两张专辑的磨练后,在年轻一代歌手里,四人的唱功可以说是相当不错,基础最差的季晏也在《天声歌者》节目上得到了认可,他的翻唱从未因为唱功而受到批评。

  即便在《天声歌者》时期,季晏的唱功也只是被认为青涩而已。

  《迷雾》和《在23岁》里也有难唱的歌,在创作的时候,成员们没打算停留在舒适区,有几首歌的创作甚至特意挑战了自己的唱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