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这豪门真少爷我不当了[娱乐圈]第72节(1 / 2)





  接下来,他的全副精力就集中在了新专的创作上。

  《迷雾》和《在23岁》两张专辑的成功让“翼”几人拥有了更大的野心,尤其在听过“蓝色”《无声的钟》那一专之后,他们希望三专可以更出色一些,至少离“蓝色”近一些。

  谢鸣轩、方屿和陆苇也推掉了不少工作,专心致志地筹备专辑。

  “蓝色”在调整之后继续新的巡演计划,季晏至少一个月都不可能再约宁蔚出来玩了,不过在外出之前,宁蔚敲了季晏一次,说给他带了礼物。

  季晏收到了一盒石头,是c城当地特产的一种石头,石头摸起来圆润光滑,样子也很好看,一看就是被精挑细选过。

  “谢谢~”微信表情里,熊猫在疯狂磕着头。

  “不客气。”季晏发现,宁蔚聊天的时候会加标点符号,每个字都认认真真,几乎没有错别字,季晏和他聊天就能看出他性格的严肃。

  但是那些蹦蹦跳跳的无限兔子表情包又让他觉得……怪可爱的。

  从那次和宁蔚一起看电影之后,季晏莫名地就开始关注他和对方相处的细节,对方的兔子表情包、对方给他的有关歌手职业的建议,还有对方送他的礼物……不知不觉中,季晏这边收了宁蔚送他的很多礼物,几乎是巡演去一个地方就有一个礼物。

  有石头,有手工制作的木风车,也有从音像店里淘来的旧专辑,还有全英文的乐理书,为了把那本书看懂,季晏特意买来了英汉词典,一个词一个词查,到现在他才只啃完了十页而已。

  他忍不住问宁蔚:“你都能看懂?”

  “能。”

  季晏:“……”

  他很想说他不懂,但是他不允许自己在宁蔚面前示弱,只能一边记笔记一边认真查,把细节按自己的理解记下来,摸着摸着,他至少掌握了abandon那一页的全部词汇。

  季晏是后来才知道宁蔚的学历的,他以为,以对方的才华,应该是音乐科班出身,结果宁蔚其实考的是综合型大学,还是名校的理工科学霸。季晏:“……我懂了,这个世界上只有我是菜鸡。”

  “季老师突然领悟了人生,恭喜恭喜。”方屿给他扔过来一根雪糕,“吃吗?”

  “吃!”季晏怒吃一根,又开冰箱拆了一根。

  天气越来越热了,出去走一趟像被火烤过了似的,脚底都冒烟,方屿在冰箱里囤了大批量的雪糕,季晏他们一点不客气地拿出来分掉。

  写歌这段时间他们总有各种各样的怪癖,很少有一首歌能顺顺当当地从头写到尾的,季晏的笔记本已经写满了,换了一本,上面几乎都是其他人难以辨认的鬼画符。

  “老谢!”

  “老谢哥哥~”

  谢鸣轩一边退让,一边冷淡地吐出“滚”这个词。

  他是几人里创作最顺的一个,因为他的创作一直在持续,从年初到现在攒了不少歌,其中多数歌季晏他们都听过了,感觉质量完全配得上新专,反倒是谢鸣轩本人并不满意,一直在修改,想创作出质量更高的歌。

  陆苇、方屿和季晏表示,这就是新型凡尔赛,老谢根本没有想过他的话语会对队友们幼小的心灵造成多么残酷的伤害。

  “那我教你们?”谢鸣轩推了推眼镜。

  几人:“……”

  no,thanks。

  在公开场合谢鸣轩一般不戴眼镜,但平时写歌的时候他会戴,他平时又不太爱笑,眼镜一戴整个人十足教导主任的气质——当然,不教他们写歌的时候就是别人家的教导主任,任凭风吹雨打他们也无所畏惧。

  但!

  一旦老谢开始教他们写歌了,那就是真实的教导主任,凶暴程度提升1000%,每当他认为某件事情季晏他们应该做到却没有做到时,他的表情会让季晏他们想挖个洞把自己埋起来。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老谢是赛亚人版本的老谢,最好不要招惹。

  季晏他们都默默躲到一边写歌去了。

  为了准备这张新专,dw娱乐为他们联系上了国内外的优秀制作人,就目前来说,“翼”的创作状态整体是闭塞的,虽说创作这件事的确需要沉下心来,但同样需要去外面看一看。

  在写歌的时候,“蓝色”也会给他们指导两句。

  “蓝色”巡演的频率基本是一周一场或是两周一场,有时候是演唱会结束后的晚上,有时候是几人闲逛的中途,段意然话最多,杜渐是偏技术流的类型,他会像给出写作指导一样给“翼”几人建议,宁蔚话不多,但每每都能戳中要害。

  这是来自最顶尖的优秀歌手的指导,“翼”几人都很珍惜。

  宁蔚他们当然不会手把手去教,但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不仅是创作本身,还有在舞台上的经验,只是提上几句,就足够几人获益的了。

  “季老师,笔借我。”

  季晏把笔扔了过去,只见方屿这会儿眉头紧皱着,一副正在沉思中的模样,他没再打扰对方,沉下心来去思考自己对于新歌的期待。

  季晏之前也写过一两首歌。

  《在23岁》发行到现在已经超过一年,在这段时间里,他不可能一首歌都不写,拍《少年情诗》实在无聊的时候,季晏也会弹几个节奏,再想上几个词。但在正式确定要写歌之后,他原本写的那些自然就不太够用了。

  好在时间充足,季晏决定顺其自然。

  灵感总是在突然之间出现的,创作的时候,季晏不会完全依赖灵感的突然爆发,但他也不会放弃等待那一刻的到来——不仅是他,“翼”的成员们都是如此。

  技术可以让他们写下好东西,但某一瞬灵感的突然爆发却会让他们创作出经典。

  ……

  这种状态持续了差不多一周后,季晏几人的创作终于慢慢走上了正轨。最开始其实是他们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投入的状态,真正投入之后,他们一边写东西,一边去思考《迷雾》和《在23岁》两张专辑中的不足,彻底进入了忙碌状态。

  在这个时候,几人的微博也不发了,也很少被粉丝拍到出门闲逛的视频,那么不需要特别说明,粉丝们也知道“翼”在忙专辑创作的事情。

  毕竟“翼”早在采访中说过,新专会在年底或者明年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