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零七章传道受业解惑(1 / 2)





  何勇听得赵元问话,便急忙放下茶壶,站直了身子,一副弟子受教于师尊的模样。

  “孙诗第,孙大人,本身就是郡守李司的门徒。

  言谈举止、还有心理方面,是胜过另外两位大人的。”

  赵元示意他坐下,无需这般严肃。

  “理由呢?”

  赵元问道。

  何勇正襟危坐,接着说道:“孙大人和叔父谈话的时候,还是一口一个赵兄。

  那也就是说,并没有因为叔父和他的官职之间有差距,而产生间隙。

  这说明他从内心里边,依旧是把师父当做自己好兄弟来看待的。

  这种做法,虽然有些欠妥。

  毕竟叔父现在是县尊,而他是县尉。

  官职有差距,所有身份自然就会有差距。”

  赵元点头,但没打断何勇。

  何勇继续说道:“不过,孙大人倒是看出来了。

  叔父并没有把这个身份差距当做一回事。所以他才会继续称呼叔父为赵兄。

  而叔父也称呼孙诗第为孙兄。”

  赵元点头道:“那王文楠和欧阳奇呢?”

  “嗯……”何勇沉吟片刻,后而说到:“这两人恐怕不会有多大的成就。”

  “哦?何以见得?”赵元倒是觉得有些意外。

  何勇拱手道:“这两人本是叔父的朋友,侄儿不应该如此看低他们。

  但是,当孙大人说道今年还是要准备秋闱,在科举上博取功名的时候。

  这两位大人不为所动,并没有叔父和孙大人那样的向往和意动。

  那换言之来说,其实两人很清楚自己如果不是蒙受了叔父的恩惠,是不可能出仕为官的。”

  “再者,王文楠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封山县的建设,叔父说是什么样子,那就是什么样子。

  他把话说的太满了。

  毕竟在建设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想不到的事情。

  那样的话,就只能因地制宜,适时变通了。

  叔父当他们是朋友,他们两人现在却只是存了一心想要讨好叔父的心思。”

  赵元想要伸手摸一下何勇的脑袋,却又止住了念头。

  这小子确实是很聪明啊!

  换句话来说,那个极有可能就是自己亲姑姑的长公主殿下,完全没有必要把他送到自己来历练的。

  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少年。

  所以,赵元更偏向于,那长公主殿下,是给自己送挂过来了。

  毕竟,自己现在的身份,对于那些朝堂上的大佬来说,确实是屁都不是一个。

  但是,如果有了这个少国公呢?

  那少国公自身的身份,就是一个挂。

  可以让很多心怀不轨之人望而却步。

  “北上你跟我一起去,你的未来,必定是在朝堂之上,调和阴阳的大人物。

  北方去看一看那些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对于你将来执掌朝堂会有好处。”

  赵元如此说道。

  何勇点头道:“叔父放心,侄儿会多看多学,只是,侄儿心中现在有疑惑。”

  “讲!”赵元端起茶来,缓缓地品了一口。

  何勇说道:“北上看似没有多少危险,但是实际上却还是充满了危险的。

  叔父完全不用北上,可以在封山县里边安然等待秋闱的到来。

  再者,封山县的三十六班捕快,还有下边的差役。

  如果真的来一次大换血的话,那叔父对于封山县的控制,将会更加稳固。

  新上位的人,会无比感激叔父。

  至于其他那些人,如果还想声讨叔父的话,恐怕都不用叔父发话。

  那些人就会帮助叔父把这些不同的声音压下去。”

  赵元点头:“你说的不错,可是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吗?”

  “后果?”

  何勇不解。

  赵元便说道:“那样的话,岂不是如果我要造反的话,封山县里边,只需要我说一句话,这些人就会毫不犹豫的跟着我造反?

  我一旦这样做了,郡守那边就很难顶住压力了。

  可是,留下这些在朝廷眼中看起来是悍匪的人。

  一则可以让他们对我感恩戴德。

  二则,也可以防止朝廷那边的有意渗透。

  这样一来,封山还是没有多少变化,但是却可以让朝廷看出我的心思来。

  我虽然在封山县为官,但是我并没有和朝廷为难的意思。”

  嬴胡亥看着满脸不解,甚至还有些愤愤不平的何勇。

  这一次,他的大巴掌,终究是落到了何勇的脑袋上。

  宛若摸狗……

  “你要明白,朝廷永恒不变的道理,只有一个。

  那就是朝廷的中央集权,和地方的藩镇割据,一直都是大问题。

  朝廷的集权,实则上又是为了皇帝自己的集权。

  这是一个皇权的社会。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一个考虑的人,就是皇帝。

  皇帝会怎么想,是我们最需要注意的。”

  “可是……叔父,那朝堂上的那些朝臣们,却始终在和皇帝玩弄权术。”

  “这是一定会有的。”赵元点头道:“权力之毒,会腐蚀任何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