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零九章悲催的大头兵(1 / 2)





  “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赵元满口胡扯起来。

  正在好奇盯着赵元的苏晓,听到这话以后,整个人的表情都震惊了片刻。

  她自语道:“我曾听闻恩师说,一个人的才思,就像是泉水一样。

  会直接涌动出来,甚至于平时不知不知觉之间,就会展露出来。

  这边是人们常说的文思泉涌……

  未曾想过,在赵兄身上,竟然真的是如此啊!”

  赵元淡淡一笑:“见笑了!见笑了!可是,早些年到现在,我只是认真读书。

  而且,脑子还受过伤,被人暗算过。

  倒是不知道这个大军出征前,是不是有什么不成文的规定呢?”

  “确实是有!”苏晓点头道:“大军出征之前,许多军中的男儿。

  都是除了自己的娘亲以外,再也没有和别的女人说过话的那种人。

  而且,这些将士们到了战场上以后,多半是要埋骨疆场的。”

  赵元一阵沉默,他下意识的回头看着自己身后的这些军汉们。

  难怪,出城的时候,家乡的父老们会对他们这么热情。

  如果北伐战事真的激烈起来,此一战真的可能是永别了……

  “所以,每逢大军出征,少女们都会把自己精心缝制的荷包,丢给出征的儿郎们。

  就是希望他们带着一个好的念想上战场。

  至少,临死之前,自己也是有过心上人的人了。”

  孙诗第的声音有些哽咽:“唉!连年征战,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才停歇下来。”

  赵元看了一下手中的荷包,忽然觉得有些沉重。

  这些将士们,只是怀着一个念想去活着上战场吗?

  而女人这种东西,对于现在的他来说,真的太廉价了。

  缘由就在于,他的身份,他手中掌握的钱财。

  何勇一直都跟在赵元身后,默不作声。

  可是,这会儿,听到叔父和两位朋友的谈话以后。

  才知道,这帝国最底层的将士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可怜无定河边骨,又是春闺梦里人。”

  赵元下意识的吟诵出口。

  下一刻,苏晓和孙诗第两人都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赵元。

  这到底是什么怪物?

  怎么随口念出来的章句,都这么有韵味?

  两人都是高才,尤其是前者。

  更是名动咸阳城,震动大秦国的高才。

  无比肯定这样的句子,绝对是可以流传千古的名句啊!

  “赵兄,这诗句,是不是应该还有前两句才对?”

  苏晓文学修养高于孙诗第,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认真请教起来。

  因为诗作的习惯,一般都是前边叙事写景,后边才开始抒情。

  诚然,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就是抒情,所以苏晓猜测,必定还有前两句。

  何勇也在后边咀嚼叔父随口吟诵出来的诗作。

  他觉得,这就简直比国子监的那些老学究吟诵出来的诗作,都有韵味。

  少国公虽然不是精通文采的高手,可是见的多。

  诗词好坏,自然是一听就能明白的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