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曹操是我爹[三国]第135节(1 / 2)





  其实就算有点儿野心也无妨,怕的就是他没有野心,如果满脑子都只是情爱,不是很不妥?

  ……

  短短时间,曹操脑中想过很多。

  但是他刚说完了不合适,于是柔声道:“咱们再看看,也别说死了,让他先去考试,再多看看。”

  “阿父说得对,我都听你的。”曹欣点点头,故意带着期盼道:“希望子龙兄长如他表现的这般喜欢我,要不是阿父你一直说他好,我也没想着……嘿嘿……”

  “行了!”曹操起身,心情很好的拍拍女儿的脑袋,柔声道:“喜欢就去找他玩吧!有阿父在,没人能欺负的了你。”

  虽然对于赵子龙胆大妄为敢撩拨自家孩子的行为,曹操依旧有些不满。可是一切还在掌控之中,明显自己孩子脑子还在,没有陷入情爱之中不分是非。

  这就很好了!

  对比一下友人家中那几个眼中只有娘子夫婿都非儿女们,甚至是曹昂曹休……曹操对于女儿还是很满意的。

  曹欣点点头,然后说:“我让子龙兄长帮我领兵,阿父你让人看着,在这个世上,我能相信只有阿父你一人。我是你的骨血,也只有你会无私的关爱照顾我。”

  曹操闻言更是满脸得意,然后轻咳一声道:“这个你倒是不用担心,赵云本事还是有的,再说他便是有别的心思,也不会在现在就显露出来。你既然要用他,就得相信他,但是……领兵之权可以给,这并非无可替代,但军权还是得握在你自己手里,同时也得培养其他人。”

  曹操的话有些冷酷,但却是认真的在教导女儿。这一点曹欣是知道的,所以听了进去。

  “子龙兄长,日后在我阿父面前,我会更听他的话,否则他就会觉得你抢走了他的爱女。”哄好阿父,曹欣在间隙小声对赵云道:“可能日后阿父会找你的茬,你……”

  “应该的。”赵云忙道。

  比起找茬,他更害怕曹公不支持这门亲事。刚才他都吓坏了!

  曹操观察了好一会儿,发现自己跟赵云在一起,孩子还是更关心自己,心情一好,不等赵云再求,就主动开口让赵云加塞参加次日的考核。

  考核当日,一个一个的隔档之中,诸位求亲者先是对着考题懵了一会儿,才一个个拿起笔开始答题。

  一共十题。

  第一题给出一幅画,作诗。

  第二题是注解,给出《孟子》中的一句话,让他们讲述人性以及如何控制心中恶念,引人为善。

  第三题很简单,让众人陈述一颗粮种如何生长的,期间都需要人做些什么?简单就是将怎么种地的。

  第四题是一个算术题。

  第五题是地理题。

  第六题……

  ……

  最后一道题是论政,让他们写为何大秦二世而亡?而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曹欣觉得这个考试挺合理,专门给曹操说,一题十分,六十分便算及格,毕竟要求满分的话,估计一个人都选不出来。

  而事实也是这样,赵云第一题的诗做的虽说工整,但并不出众。第二题他写了自己的想法,但是有些不太符合曹操的观念。

  曹操看了他写的引人向善的文章后,便觉得他太天真,善恶区分的太过,更适合做忠臣贤臣,而不是女婿。

  但是第三题,他却是达的最好的那一个,毕竟他跟着曹欣也是亲手种过地的,算得上是有经验。

  “阿父,我觉得有些人如果实在优秀,便是做不成我的夫婿,阿父也可以当成人才留下来。”曹欣看着曹操不看别的考卷,只盯着赵云的挑刺,突然开口道。

  曹欣说完还拿着一张字迹特别工整的考卷道:“阿父你快看这个人,他这首诗是不是表达对我的夸奖?他夸我气质如仙……”

  曹操扭过头看了一眼,种地的题都没做,算数也没写……撇过嘴,开口道:“这字虽然看着整齐,但是没有棱角,诗文做的浅薄……”

  曹欣有些遗憾的拿起另一张试卷……

  但凡曹欣拿起来的试卷,曹操没有一个夸奖的。

  不过也因为这个打岔,曹操突然觉得赵云其实达的还不错。

  “一般般吧!我还是更喜欢阿父的诗,毕竟每首都写的特别好。”曹操夸了赵云一句,曹欣立马回道。

  曹操摸着短须,含笑道:“也是有写的不好的。他年纪小,阅历少,这方面又没有太过努力,写成这样,也不算太糟糕。”

  曹欣没有继续说话,然后欣赏起前几名的试卷。

  “第二名是陆逊?”第一名是一个姓言的曹欣不认识的人,文章做的确实不错,可当她拿起第二张试卷的时候,看到名字,惊呼!这个名字她是熟悉的呀!

  “陆伯言虽年幼,但到底是陆家人,文采不俗也不意外。”曹操闻言看了一眼,开口道。

  “陆伯言不是陆议,怎么又叫陆逊了?”曹欣好奇问。

  曹操简单解释了一下,陆逊是用陆议这个名字跟着他叔公读书的……

  陆议等于陆逊?

  “阿父,陆议虽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是文采不俗,更何况他还是陆家人……”曹欣表示这个人可以拉拢。

  曹操跟曹欣就开始对其他的试卷开始点评……

  “我觉得日后官员的选拔,除了孝廉,其实也可以进行考试。”曹操最后感慨,这样选出来的官员,应该比现在更好。

  郭嘉见他们父女可算是说到重点了,于是连连点头,表示他对科举已经研究的很透彻,可行性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