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寒门之士[科举]第155节(2 / 2)


  杨尧这一胎不如上一胎安稳,常常吃了吐,柳贺和纪娘子及岳父岳母想尽办法,把京城能买的美食都买回来了。

  唯独一回,天子留他们用经筵,经筵二字,一是经,一是筵,一向都有经筵后赐宴的规矩,柳贺用过后,便打包了一些回去给杨尧吃。

  杨尧难得没有吐,柳贺值经筵时便愈发认真,可惜经筵每月逢二日才开讲,又不会每一次都轮到柳贺,他倒是很想找天子借厨子,但他估摸着,这个念头一旦有了,言官恐怕能弹他弹到哭。

  因而直到此时,柳贺都没有顾得上徐爵。

  他先将此事禀报给了潘晟,不管怎么说,礼部的题请是潘晟上呈给天子的,这锅潘晟先背一半。

  “徐爵倒是小事。”潘晟道,“只是他与游七相交甚笃……”

  潘晟说到这里便止住,但他的言外之意柳贺也能明白

  ,京中官员都很清楚,游七私下里会替张居正处理不少事,那就意味着,张居正与冯保的交集,或许正是有游七与徐爵在其中奔走。

  毕竟一为内相,一为外相,私底下可以走得近,但面上总要收敛一些。

  处理徐爵不是难事,但破坏了张居正和冯保的同盟就麻烦了。

  潘晟道:“泽远,先等一等罢。”

  柳贺道:“此时人证物证还不详尽,下官再搜寻一些。”

  “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你心中当有杆秤。”潘晟提醒道,“你年少气盛,也该收收你的杀气。”

  柳贺苦笑道:“下官明白,如今下官是礼部侍郎,而非刑部侍郎。”

  潘晟闻言摇了摇头:“我非指在礼臣一任上,只是你观,内阁几位辅臣中,张蒲州,已过世的马同州与申吴县,何人不是擅与人结交?你在扬州任上得罪过张蒲州一回,他可曾将你如何了?”

  “便是元辅,初入阁时也是处处不显。”

  柳贺心想,潘晟此时将张四维说得人畜无害,却不知,将来就是张四维在张居正过世后立即倒算,才将潘晟入阁的机会扼杀在摇篮之中。

  “然而本部已因此事题请过天子,若不再管,便是本部的过失。”柳贺道,“礼遇外邦事涉国体,也是我礼部分内之事,此事不处置,言官们的弹劾恐怕少不了。”

  “的确如此。”

  首当其冲的恐怕就是柳贺这个礼部右侍郎。

  言官正愁找不到机会弹劾他呢。

  从潘晟那边得不到肯定的答案,柳贺便约了唐鹤征商讨此事。

  礼部有过,弹劾礼部就是唐鹤征这礼科都给事中的职责,不过柳贺算是和唐鹤征穿一条裤子,唐鹤征没事自然不会弹他。

  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不能堂而皇之混在一块,柳贺只能私底下找人去请唐鹤征,两人再见面时也不能如以往那般高调随意,还是低调些为妙。

  第204章 陈三谟

  “元卿兄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柳贺替唐鹤征倒满一杯茶水,两人一边品着茶叶,一边细商外邦使臣被徐爵诱骗之事。

  “徐爵此人的确不好对付。”唐鹤征道,“你且看京中,六科弹劾官员者多,弹劾冯保及恩师门下者却极少。”

  六科眼下都是看张居正脸色行事,冯保统领着东厂与锦衣卫,言官们更是不敢轻易得罪。

  据柳贺所知,他在翰林院的同僚陈思育正是走了冯保的路子才晋升经筵官,他对徐爵也是极尽拍马之能事,为众同僚所不耻。

  柳贺想的主意,就是将事情闹得越大越好。

  但和潘晟详谈过之后,他心中也有犹豫。

  一是外邦使臣之事事关国体,他这边闹大了,大明与天子的名声却要受损,此事办下来不太合算。

  其二便是此事涉及冯保与张居正,柳贺干了,恐怕连潘晟都不会支持他。

  削藩之事之所以能推行顺利,也有潘晟这个礼部尚书支持的缘故。

  “不如借礼科之力,督促礼部尽早将实情查出?”唐鹤征道。

  柳贺微微一笑:“元卿兄,实情已经查出了。”

  只是目前知晓情况的人并不多,只有潘晟、他与主客司郎中王鼎爵罢了。

  柳贺只能想着,先就此事和礼科通个气,唐鹤征这边先稳住了,事情便不会轻易地在朝堂上传开来。

  “我这边倒是可以替你瞒一阵。”

  唐鹤征被张居正推至礼科都给事中的位置,原就是张居正为柳贺铺路,因而近段时间,朝中、京中都有官员常登柳府大门,只为请柳贺在张居正面前美言几句。

  从某种程度上说,柳贺拥有了与人交换的筹码。

  之后,柳贺再犹豫了一阵,仍是登门去寻冯保。

  冯保在京中各处都有住宅,柳贺很少上门,因而对其住处不甚熟悉,待他轿子落在冯府门前,柳贺递了名帖,那门子掂了掂门包,柳贺这封银子给的还不少,便将柳贺这名帖往上送了。

  然而不巧的是,今日冯保恰好不在府上,收了柳贺名帖的正是大管家徐爵。

  瞥见柳贺名帖,徐爵冷笑一声:“这柳三元是将我的军来了。”

  “柳三元便是能寻到祖宗爷又如何?”徐爵身旁一内侍道,“祖宗爷不信您,偏会信他柳三元不成?”

  徐爵乃是冯保的心腹,我说柳贺以往与冯保没什么交情,便是有交情,以冯保护短的性子,自然会先护住自己人。

  “我倒是有些小看了柳三元的胆色。”徐爵阴□□,“原以为此事已了了,他竟敢登门拜访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