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第52节(2 / 2)


  曹庆自知于美学上一窍不通,摆手嘿嘿道:“你们定下便好,我一个粗人,除了能看出菜炒得不行,看旁的,什么都好!”

  于是乎参与商议的就只有江满梨、吕掌柜和孙景天三人。

  江满梨的意思,是想趁着品牌知名度突然间扩大,把“商标”正式地规整起来。又想着新客们常有的几个问题,提出在商标上标明品牌旗下的产品。既能免去新客们的疑惑,又能以产品之丰富凸显江记的实力,进一步扩大影响。

  “竹筒卤味、拌饭酱都是包装好出售的,可划作一类。花蜜鸭虽分作酒楼订货和工坊铺里包装零售两种,但在做法上也有卤制的一步,又同是工坊出品,亦可算作一类。统称江记酱卤。”

  “寻常鸳鸯锅和涮羊肉都用铜锅,便也不分开,称江记火锅。”

  “剩下的杂类么,既有朝食又有夜宵,饮子甜食偶尔也做。叫江记朝食、江记夜宵都不合适,称江记甜饮也不恰当。我想来想去,还是统称做江记大排档罢。二位觉着如何?”

  江满梨说完,恰铺子门口来了订好坐处的客人,等不得回答,赶忙起身去招呼,带人落了座、递上菜单,又忙不迭回厨下去端菜。

  孙景天与吕掌柜相视一笑,双双低头捞羊肉。吃上几口,孙景天笑道:“再这般忙下去,以后见江小娘子,怕是订坐处来吃饭都不行,得去后厨帮着切肉才行了。”

  江满梨忙完回来,见两人有说有聊,笑着忙问:“怎说怎说?”

  “酱卤和火锅,没甚问题。”吕掌柜拿帕子擦擦嘴,“可这大排档,阿梨你不是与另外几家合用的么?放在江记名下……可合适?”

  “唔!”江满梨呷口茶,先道,“吕掌柜一语中的。”又道,“然不必担心。”

  吕掌柜所言确实也是江满梨的顾虑。

  大排档的叫法是江满梨当时为着分摊市税,与另外四家共用铺子而来,确不能说是江记一家所有。且熟知这排挡的食客也并非独爱江记的吃食,而是每个档口都点些。

  故而她想到这点时,首先便与另外几家商议过了。

  “大家皆同意把大排档先暂归江记名下,”江满梨道,“江记此时正当风口,于众人生意只好不坏。而市税若不削减,此合租铺子的法子我恐怕会一直用下去,故而大排档打上江记的招牌,于我也愈发稳定。”

  那便无旁的顾虑了。三人说定,吕掌柜出面请了京中一位纂刻名家制章。章子雕成梨儿的模样,中间刻江记二字,下沿着梨儿底边书三种品类名称,以小点分隔,精巧有序。

  章子刻好,竹筒、酱坛、外送包装一应改换,再绣蓝底白字的店招,分悬小市、工坊两铺门头。

  最后照着店招的模样制得些小旗,送去给长喜楼、郑家分茶等江记酱卤的分销商。插于门侧,客人走在路上,一看便知。

  新招改换妥当,孙景天借着知会江满梨由头,再次走后门订了座来吃涮羊肉,想起上回说的事,还是有些替她不放心,道:“若是哪日市税减了,与你合租这几家都要撤走自立门户怎办?”

  言下之意这大排档少了好些个菜式,岂不是空有虚名了?

  江满梨忍住“我一人也能开出个大排档来”的话没说,只笑笑,道:“到时再说嘛。”

  -顺应品牌扩张的策略落到实处,品牌突然传出京城的缘由却还是个谜。江满梨为着问问究竟是否和淑郡主帮了忙,还特意亲自去送了一回许国公府的外送。

  却是徐管事道:“郡主这些日子身子不大舒服,除了到禁中去过一回,未曾参与宴会,更未离过京。”

  又客气夸赞道:“江小娘子的厨艺如今已是名扬京城了,传到别的州府,也是迟早的事。”

  既然不是和淑郡主,还能有谁?

  谜底直到几日后,许三郎与陆嫣同来吃火锅方才揭晓。

  “戏班?”

  江满梨又喜又诧异:“哪来的戏班?怎会知晓和淑郡主在我这里包过场?”

  许三郎看看正在盘子里寻卤猪耳的陆嫣,与江满梨道:“那你得问她。”

  卤猪耳并着卤猪肚猪脸、卤藕片冬笋,分五角盛在打了格子的方木盘中,合称五色卤味拼盘,便是江满梨照着那五色冷陶取的名字。

  只不过此“五色”非彼“五色”,而是以不同的辣度和拌料作“色”来分。猪耳吃个老卤原味,猪肚微微辣,猪脸拌了红油料汁,卤冬笋吃个中辣,到了卤藕片,就成了麻得人嘴唇簌簌颤的特麻特辣。

  陆嫣便是被那藕片辣着了,喝下好些饮子还是不行,疯狂在盘里寻那原味的猪耳来压。

  可哪里还有猪耳,早被已经遭过一次殃的许三郎扫光了。

  江满梨笑着又给她端来些吃了,陆嫣才缓过劲来,看着那猪耳朵笑道:“阿梨姐这是把鸭子盘剥尽了,又盘剥起猪儿来。”

  “田螺实在过季了,竹筒卤货少了一种得补上,可不就只能往别处再打打主意。”江满梨毫不愧疚地露出资本家的微笑,“还要听听食客的意见呢,你们尝了觉得那种更好?”

  “猪耳和辣藕片。”陆、许两人异口同声。

  江满梨嗤地笑了。心道这俩人还真是记吃不记打。要都这般吃了辣的吃不辣的,循环往复,她这生意也就不用愁了。

  说回那戏班的事,陆嫣笑笑,道:“是我听闻了和淑郡主到阿梨姐这儿吃涮羊肉的事,恰有个在戏班在府上唱了几日的戏,要离京去别处。我与那伶人熟悉,便想了这么个法子。给了点银钱,让那伶人掐头去尾地作成戏来。”

  “那伶人作了戏,先去了新旧城的几家歌馆唱一遭。再离了京城去了哪处,我就不知了,只晓得大约是顺着京河出城往南去。”

  “去了襄州和南州。”江满梨笑道。

  “是么?”陆嫣有些惊喜,“阿梨姐如何得知?”

  江满梨便把郑家分茶孙东家传信来的事情与她讲了。又问:“用戏班子唱曲宣说的法子我还真没想过,陆小娘子这回算是帮了江记大忙了。我当如何相报?”

  陆嫣似是有话想说,但很是犹豫,咬唇捋起发辫。

  江满梨道:“但说无妨。”见她仍不知从何说起,微笑又道:“陆小娘子可是看好江记?”

  话头一旦被抛出来,剩下的便容易说了。陆嫣抚在发辫上的手顿了,看着江满梨郑重其事点了点头。道:“阿梨姐聪慧过人,一眼就看出了我心中所想。不瞒阿梨姐,我又存下些银钱,若是不嫌弃,想投股江记。”

  倒不是江满梨料事如神,只是她见到陆嫣这般模样,想起了租她小院时,二人坐在垂花门前说的那些话。

  陆嫣这小娘子是个颇有打算、有筹谋的人。能为了讨好阿爹陆相学庖厨,攒下银钱置业,不难猜,此番用心寻了戏班帮她宣传,定也是想好了下一步的。

  “陆小娘子想怎么投?”江满梨问道。

  江记如今不比当初一小摊儿了,酱卤工坊、火锅涮羊,还有大排档,都是可以单独入股的品类。且俱当上升之势,无论投股哪一支,前景皆是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