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27.第 127 章

127.第 127 章

本文为j_in j_iang首发, 请支持正版哟!

唐小姐似笑非笑:“我倒是不用了,已然有了, 只是这位怕就需要了。”说着指了指苏小姐。她又跟余榕道:“你们家那个铺子应有尽有的, 我只管找你们便是, 什么都可以拿到。”

这下余榕才知道这个唐小姐真不是好惹的,草埔虽然是个大镇,可因着余松的杂货铺货品齐全, 种类很多, 生意做的越发,难免排挤其他人的生意。前些日子, 余松还请草埔镇上的三教九流吃饭, 拜码头, 可谓是放低了身段。生意越红火,人家不会看到你的辛苦以及用心, 只会觉得你挡了她们的路,只是余松素日会做人,张氏又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这才让一些人望而生畏。

唐小姐说这个话估摸着就是想让余榕跟沙小姐吵起来, 可余榕并不上当,“开大门做生意还有把客往外推不成, 只要唐小姐喜欢来,自然是可以的。”余榕又跟沙小姐道:“我最近要做头花需要些轻纱, 不过要的不多, 若是可以裁一尺给我如何?”

沙小姐也是个精明人, 连忙接茬,唐小姐暗自咬牙却又无可奈何。

都是商户女,女儿家们大多也是聊的生意经,钟小姐心中不耐,还要应酬,只是她涵养很好,一起来就道:“天色不早了,我本想多留姊妹们说话,只是怕宵禁了不好。这会子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礼物,大伙儿只管带回家去。”

等余榕上了车后,季双儿迫不及待的打开,她得的是今日她吃的最多的一道黄金豆腐皮的菜外加一个薄荷味的香囊。余榕得的东西也十分妙,同样是一个香囊,却还要一小盒茶叶。那装食物的盒子皆是她们都没见过的样子。

余榕叹道:“钟家可真是深藏不露。”

季双儿也点头不已。

而吴小姐的嫁衣终于快完工了,又听说吴小姐近来身子有些不舒服,并不能前来。于是张氏雇了车陪余榕一起去送嫁衣,张氏也换了新衣服,还配着余榕跟她做的头花,整个人看起来年轻了十岁。

“榕榕,这买田的事情我思来想去还是要早买,反正我们佃出去,拿点口粮是没问题的。”

本来昨天商量着要先到镇上买宅子的,谁知道张氏想法变了?不过余榕也表示理解,毕竟对于农民来说还是土地最大。

“也好,只是我这里还存着二十两,我知道娘是不肯要我的钱的,只我出十两给娘买上等田娘看如何?”

张氏一听抚掌而笑,“我与你爹这几个月忙忙碌碌的,也不过才挣了四五两银子,可你这绣活一做那就厉害了。你哥哥如今走的这货也是极好的,你哥哥给了我八两,我们正好买一块上好的田,两亩中等的。等到年前让你爹爹回家做房,也算是留了基业。”

村里的大部分人都是佃户,有田的田也不多。只是余榕担心余老太的事情,“奶若知道咱们既有钱买田,也有钱做房,怕是又会逼咱们交钱出来了。”

“切,我们都分家了,她提什么要求只管当没听到便是。而且跟你大伯母相比咱们手中的才是三瓜两子儿的,你大伯母卖了十亩田,少说也有好几十两,可咱们也是好不容易盼到的才拿了这点钱。你爹跟我吃了多大的亏,你哥哥也不过才十几岁就成日跟三教九流打交道也实在是很不容易。可你大伯家又做了什么,简直比你二伯她们还不如。”

张氏心里还气不过的很,余桃跟余梅哪里似自己的儿女们在外漂泊闯荡这么多年。这也是张氏并不催儿女婚事的原因,好容易跟儿女相聚,她可舍不得这么早就放出去的。

余榕劝道:“娘,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张氏跟余榕到吴家的时候刚过晌午,刘妈妈出来接待的,她对张氏道:“余奶奶莫怪啊,我们大夫人在老太太那里伺候。”

余榕跟张氏对视一眼都没做声,吴家这样的人家家业不算特别大,规矩倒是多。

刘妈妈继续道:“您二位先在花厅里等一下,我叫我们大小姐过来。”自从张氏一战成名后,街上的人都知道张氏的厉害,凡人都是欺软怕硬的很,而且余松的生意越做越好,刘妈妈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小看余家了。

这位吴刘氏倒真的不是一般的地主婆,看起来出身还不错的,有些大家做派。吴家的小丫头上了茶水,余榕轻声说了一声谢谢,小丫头应声退下。

过不了一会儿,吴慈柔过来,她手上还牵着一个小女孩,她歉意道:“这是我侄女,我嫂嫂在老太太那里伺候,所以我就带她过来。”

“给你的衣服做好了,你要不在这里试试?若是不好,我们再改。”

吴慈柔沉吟了一下,才道:“不如这样,你跟我去我房里,余婶婶也过来吧。”

“哥,你看这屋子还得有人住才有人气。”余榕感叹道。

她们的房顶用的是茅草铺的,其实并不暖和,但一家人在一起心也是火热的。张氏去别家买了种蛋回来自己孵化,余树就在旁边跟张氏一起做事。余榕见余松很快就把破烂的碗柜什么的都钉好了,余榕也跟在张氏身边学习怎么孵蛋。

“这么快就收拾好了?”秀才夫人一进门,就左右两边看了一下。

以前这屋都是塌的,房顶也是漏风的,青苔遍地,野草丛生一看就是一种颓败之感。可现在一进门,野草都被除草了,青苔也重新扫过了,干干净净的。

张氏笑道:“秀才娘子来了,我们这几日还没忙完,忙完了,接左邻右舍来吃饭。”

这忙完也不知道是啥时候?但都知道这只是乡下人的客气话,并不代表真的会请人吃饭。而且张氏听了女儿余榕的话后,顿时觉得豁然开朗,她们手里的钱最多买两亩良田,那还不如先去挣钱为上。现在正是存钱的时候,哪能随便请人吃饭。

秀才娘子穿着绒布衣裳,虽然很旧但是看起来很整齐,听说以前林秀才中秀才的时候,秀才娘子也是睥睨众人的。后来,因为林秀才瘸了回沙河村落户,日子难过了很多,可是秀才娘子的背一直是直直的,衣服上虽然有补丁也是一丝不苟,看得出来是个很骄傲的人。

“我是来串串门子的,你们这儿拾掇的倒是好。”秀才娘子进来就看到余松把一些要修补的东西全部弄好,不由得心道,只有一身蛮力。

张氏则笑:“快别这么说,你快来坐,榕榕去筛茶。”余榕拿了点子饴糖放碗里,冲了热水再端出去给秀才娘子。

秀才娘子暗中观察余榕,心里倒是点头,穷点没关系,看的出来倒不是普通的村姑。这么一想呢?在态度上又热络了几分,还主动提出:“我们过了元宵就要去学里,到时候我们坐牛车去,你们要送小树去学堂的话,不如跟我们一起去。”

“这怎么是好?多谢您了。”张氏虽然算精明,可身为农妇天然就对师长比较尊敬,余树日后又是要跟着林秀才读书的,张氏只当是秀才娘子为人热忱。

秀才娘子这才满意离去。

余老三一直到晚上才回来,晚上锅里炖了烂烂的白菜加中午没吃完的鱼,一家人正吃的满足。张氏见余老三回来,连忙去拿碗:“还没吃饭吧?我就知道他们不留你吃。”余老三一冷嘴唇就发青,这个时候冻的哆哆嗦嗦的,余榕则道:“您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

张氏把碗拿过来盛了白菜鱼汤,又弄了饭,这些米还是张氏去借的。可到底一家子人都能吃饱饭,这也不错了。

余老三见到饭就往嘴里扒,一边含糊不清的说着:“老四倒了大霉了,本来出海一趟准备挣钱回家的,可那船翻了。老四跟四弟妹俩人把家当都放在那儿了,这下好了,全打了水漂,还要赔钱,这不,家里的钱赔光不说,连宅子跟地都赔了,这才回家来。”

“家来,你老娘怎么说?”张氏可不相信余老太会那么好。

余老三这个人有一点就是藏不住话,一股脑儿的全说了,“四弟把身上的大子儿都掏出来给绿豆了。娘说帮她们搭个茅草棚,要他们把钱给五弟。四弟妹不乐意,都在那儿吵……”

破船也有几两钉,张氏相信王氏这次回来也必然是走投无路了,但又不能露财。但对余老太的做法也实在是寒心,“你也别怪我说话难听,当年你们家能做那个大房子也是因为四叔去王家做了上门女婿。拿了人家那么多钱,现在人家不过就是回来住几天躲一躲,你娘都不同意?”

“这些事咱们也别管了,老四那也是满嘴跑马的人。还是想想过几天赶集的事情吧!”